大祝掌握六种祝告辞,用于祭祀人鬼、天神和地神,祈求福祥,祈求永得正命吉利而无邪:一是顺祝,二是年祝,三是吉祝,四是化祝,五是瑞祝,六是策祝。
掌握六种祭祀祈祷法以协调人鬼、天神和地神的关系:一是类祭,二是造祭,三是禬祭,四是禜祭,五是攻祭,六是说祭。
制作六类文辞,以沟通上下、亲疏、远近的人:一是朝聘往来交接之辞,二是外交辞令,三是上对下的告诫、劝励之辞,四是会同盟誓之辞,五是贺庆祝福之辞,六是概括死者生平以示哀悼的诔辞。
辨别六种祭祀时所用的尊美的称号:一是神的美号,二是人鬼的美号,三是地神的美号,四是牺牲的美号,五是谷物的美号,六是玉帛的美号。
辨别九种食前祭礼:一是命祭,二是衍祭,三是包祭,四是周祭,五是振祭,六是擩祭,七是绝祭,八是缭祭,九是共祭。
辨别九种跪拜的礼节:一是稽首,二是顿首,三是空首,四是振动,五是吉拜,六是凶拜,七是奇拜,八是褒拜,九是肃拜,用于祭祀祖宗进献祭品时向尸献酒和劝侑尸吃饭。
凡是用大禋祀祭祀天神、剔解牲体祭祀宗庙、祭祀地神,就手执明水、明火而告知各种祭祀名号、向神祝告。
当向祖先进献牲血、迎取祭祀用牲、迎接尸的时候,就命令钟师等击鼓钟鼓,劝侑尸吃食时也是这样。
呼喊瞽者进来歌唱奏乐,并下令呼喊舞者进来表演舞蹈,教导尸如何行礼。祭祀结束了,下令彻除祭器、祭品。
大丧,王刚刚驾崩时,为陈尸设郁鬯香酒并用以浴尸,辅助行饭含礼,协助大敛、小敛,依次撤除奠祭物;既殡之后,制作并告诉甸师读代王受灾祸的祈祷之辞;到了举行祔祭、小祥祭和大祥祭时,掌管供给祭物、指教礼仪等有关事务。
如果国家有大的变故或天灾,就要遍祀社稷,并举行祈祷之祭,事后则要向神祭祀还愿。
王亲征,要用宜祭祭祀社神,用造祭祭祀祖先,在军中设立军社,并要用类祭祭祀上帝,国家将要祭祀四方名山大川,以及军队出征凯旋向社神献捷时,就要在祭祀神灵前先致以祝告辞。
遇到有大会同,就要到宗庙举行造祭,到社举行宜祭。前往会同途中经过大山川,就要进行祭祀。返回以后就要举行释奠之礼,大祝都掌管其事并负责祝告。
分建诸侯国,大宗伯负责事先告祭社神后土,而大祝则用牲和玉帛做祭品。
禁止和督察诸侯中是否有违背祭祀命令的。向各诸侯国、王畿各采邑颁发有关祭祀的六种名号。
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。《六韬》又称《太公六韬》、《太公兵法》,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。《三略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