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辨九拜,一曰稽首,二曰顿首,三曰空首,四曰振动,五曰吉拜,六曰凶拜,七曰奇拜,八曰褒拜,九曰肃拜,以享、右祭祀。

【原文】

6.辨九拜,一曰稽首〔1〕,二曰顿首〔2〕,三曰空首〔3〕,四曰振动〔4〕,五曰吉拜〔5〕,六曰凶拜〔6〕,七曰奇拜〔7〕,八曰褒拜〔8〕,九曰肃拜〔9〕,以享、右祭祀〔10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稽首:九拜之一。先拱手下地,而后叩头下地。为九拜最恭敬者,多为君臣之礼。秦蕙田《通考·吉礼六十二》引郑锷曰:“稽之为言久也,拜头至地,其留甚久,此拜之最重者也。”

〔2〕顿首:九拜之一,为男子之正拜。双膝跪地,拱手俯身,手、首、心三者平行,再下俯以首急遽叩地,至地即举。顿,击也。秦蕙田引郑锷曰:“顿之为言暂也,头虽叩地,顿而便起,不久留焉,此稍重者也。”段玉裁曰:“何以谓之头至手?既跪而拱手,而头俯至手,与心平,是之谓头至手。头不至于地,是以谓之空首,对稽首、顿首之头着地而言也。”

〔3〕空首:九拜之一。又叫拜。郑《注》曰:“拜头至手,所谓拜手也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先以两手拱至地,乃头至手,是为空首也,以其头不至地,故名空首。”段玉裁《经韵楼集·释拜》曰:“何以谓之头至手也?……既跪而拱手,头俯至于手,与心平,是之谓头至手。头不至于地,是以《周礼》谓之空首。”

〔4〕振动:九拜之一。其说有四:郑司农以为,“以两手相系也”;郑玄以为,郑《注》曰:“战栗变动之拜”,即谓有所感动悚栗而拜;凌廷堪据杜子春注以为,“振动,即丧礼拜而后踊(顿足跳跃)也”;孙诒让以为,“疑即拜仪之应乐节者也。乐师教乐仪,云环拜以钟鼓为节,盖吉拜之最繁者,当与乐节相应,故有振动之仪。”姑从孙说。即与音乐节拍相应的拜礼。

〔5〕吉拜:谓尚左手之拜。孙诒让说,凡常时之拜皆尚左手,即左手放在右手上而拜。

〔6〕凶拜:谓尚右手之拜。孙诒让说,居丧时之拜,皆尚右手。

〔7〕奇拜:谓一拜。奇(jī),数目不成双的。段玉裁《释拜》曰:“谓一拜也。奇者,不耦也。凡经言拜,不言再拜者,皆谓一拜也。”

〔8〕褒拜:谓再拜以上之拜。褒,大也。黄以周曰:“古人行礼,多用一拜。其或再拜以加敬,三拜以示遍,皆为褒大之拜。”段玉裁《释拜》曰:“谓再拜以上也。褒者,大也,有所多大之辞也。”

〔9〕肃拜:九拜之一。屈膝跪地,双手下垂不至于地而头微俯。为妇人所行之常礼。段玉裁《释拜》曰:“妇人之拜也。”孙诒让曰:“盖跪而微俯其首,下其手,则首虽俯不至于手,手虽下不至地也。”按,对九拜的解释,异说颇多,此处仅略释以备参。

〔10〕以享、右祭祀:右,通“侑”,劝也,谓劝尸进食。郑《注》曰:“享,献也,谓朝献、馈献也。右,读为‘侑’,侑劝尸食而拜。”按,献,谓向尸献酒。王祭礼当九献,此处唯举二礼为例。所谓劝侑尸食,王祭礼,尸食十五饭(即一共吃十五口饭),当吃毕十一饭后,尸要“告饱”,祝要行拜礼侑食,劝尸继续吃饭,直至尸食足十五饭而止。贾《疏》曰:“此九拜不专为祭祀,而以祭祀结之者,祭祀事重,故举以言之。”

【翻译】

辨别九种跪拜的礼节:一是稽首,二是顿首,三是空首,四是振动,五是吉拜,六是凶拜,七是奇拜,八是褒拜,九是肃拜,用于祭祀祖宗进献祭品时向尸献酒和劝侑尸吃饭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