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仪掌管迎接九等宾客的摈相之礼,以告诉王接待宾客时应有的仪容、辞令和揖让的节度。
王将有事与诸侯会同,就命令在城外筑坛高三层,坛周围筑矮墙以象宫,宫的四边每边设置一门,诏告王会同的礼仪。王面向南接见诸侯,向无亲属关系的庶姓诸侯行土揖礼,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行时揖礼,向同姓诸侯行天揖礼。等到设摈者召五等诸侯见王时,各自按照所应行的礼:摈上公时站在坛的最上层,摈侯伯时站在坛的中层,摈子男时站在坛的最下层。...
凡诸公相互为宾[而行朝礼],[宾从来直到返国]主国要安排为客人五次供给粮草牲牢,[要派遣卿大夫对宾]行三次问礼,[宾对于主国所致的礼]每次都要推辞三次而后行拜受礼[接受],每次都要[在客舍的大门外]陈列介迎接[前来行礼的]使者;主国对宾行前两次劳礼时,每次宾都要推辞三次,[然后宾与前来行劳礼的使者进入馆舍],[行进中]互行三次...
诸侯、诸伯、诸子、诸男相互朝见而为宾,也都各自按照相应等级的礼数行事,而相互接待的进退揖让等仪节则与诸公相朝相同。
诸公的臣互相作为国客[行聘礼],就[主国在从来到去的路上要]三次供给粮草牲牢,客每次都要辞谢三次然后行拜礼接受。到主国[国君派遣的]的大夫前来行郊劳礼时,客陈列介迎接,并要辞谢三次,然后拜谢大夫屈尊前来。[客与大夫进入馆舍来到堂阶前],客要三次谦让请大夫先登阶上堂,[而大夫三次推辞],[然后客先登而大夫随之]登阶上堂,客聆听[大...
凡是侯、伯、子、男的臣互相到对方国家访问,就按照他们在本国的爵位尊卑出聘而互相为客、互相礼待,其具体礼仪也和接待诸公的臣一样。
凡是来自四方诸侯国的宾客,接待他们所用的礼仪、辞命、向他们馈送的牲牢数,以及所礼赐和进献的物品,都可依照他们的爵位,爵位上下差一级,就上下相差二等。凡是宾客,都同样要行送迎之礼。
凡是诸侯国之间的交往,朝聘一方各自依据自己国家的大小来决定进献礼物的多少,而主国则根据来宾所进献礼物的多少而决定回赠之礼的多少。
凡是大、小行人担任摈相时的礼仪,脸不正向东,也不正向西,不正对着主人,也不背对着宾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