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司乐掌管大学的教学法规,建立并掌理王国有关学校教育的政令,于是聚集国子们到大学里学习。凡是有道艺、有德行的人,就请他们来大学执教,死后就尊奉他们为乐祖,并在学校里祭祀他们。
用乐德教育国子具备六种德行:忠诚、刚柔适中、恭敬、有原则、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,用乐语教育国子掌握六种语言技巧:比喻、称引古语、背诵诗文、吟咏诗文、主动发言、回答叙述,用乐舞教育国子学会六代舞蹈:《云门》、《大卷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韶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濩》、《大武》等舞蹈。
用六律、六同、五声、八音和六代的舞一起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奏,以招致人鬼、天神和地祇而祭祀,以使得各邦国亲睦,以和谐民众,以安定宾客,以使边远的少数民族悦服归附,以使动物繁盛兴旺。
于是分别演奏六代的乐舞而依尊卑顺序排列先后,用以祭地祇,享人鬼,祀天神。钟磬演奏黄钟宫调式的乐曲,用大吕宫调式歌唱,跳起《云门》舞,用来祭祀天神;钟磬演奏大蔟宫调式的乐曲,用应钟宫的调式歌唱,跳起《咸池》舞,用来祭祀地神;钟磬演奏姑洗宫调式的乐曲,用南吕宫的调式歌唱,跳起《大韶》舞,用来祭祀四方名山大川;钟磬演奏蕤宾宫调式...
上述六种舞乐,演奏一遍就招致有羽毛的动物,以及川泽之神;演奏两遍就招致毛短浅的兽类动物,以及山林之神;演奏三遍就招致有鳞甲的鱼类动物,以及丘陵之神;演奏四遍就招致毛细密的动物,以及坟衍之神;演奏五遍就招致有甲壳的动物,以及土神;演奏六遍就招致龙凤龟麟,以及天神。
凡是舞乐,用圜钟律定宫音的音高,用黄钟律定角音的音高,用大蔟律定徵音的音高,用姑洗律定羽音的音高,为演奏定基调,敲响雷鼓、雷鼗,吹奏孤竹制成的管乐器,弹奏云和山上的木材制成的琴瑟,表演《云门》舞,冬至那天,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上演奏起来,如果舞乐演奏六遍,天神就会纷纷下降,这时候就可以向神进献玉,而行祭祀之礼了。凡是舞乐,用函...
凡是演奏音乐的事,大祭祀时,就在祭祀前夕把乐器悬挂起来,依次陈列并试奏检查乐器有无缺损。祭祀时王出入庙门就下令演奏《王夏》;尸出入庙门就下令演奏《肆夏》;牲出入时就下令演奏《昭夏》。率领国子表演舞蹈。招待宾客举行大飨礼时没有牵牲入庙的礼节,其他都和祭祀时一样。举行大射礼时,王出入辟雍就下令演奏《王夏》,等到王射箭时,就下令...
凡是遇见日食、月食,四镇、五岳发生崩裂,以及天地奇变等大怪异的灾害,或有诸侯去世,就下令撤去舞乐并收藏起来。
大瘟疫、大饥馑、大水灾或火灾、大臣死,凡是遇到此类国家的大忧患,就下令暂时解下悬挂的乐器。
凡是建立诸侯国,要一律禁止该国制作、演奏淫乱的乐曲、哀乐失节的乐曲、不祥的亡国乐曲、惰慢不恭的乐曲。
遇有大丧,要亲临督察陈列随葬的乐器。等到下棺入圹,要把乐器藏于椁中时,也是这样做。
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。《六韬》又称《太公六韬》、《太公兵法》,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。《三略》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