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3.正朝仪之位〔1〕,辨其贵贱之等。王南向;三公北面,东上;孤东面,北上;卿、大夫西面,北上;王族故士、虎士在路门之右〔2〕,南面,东上;大仆、大右、大仆从者〔3〕,在路门之左,南面,西上。司士摈〔4〕:孤、卿特揖〔5〕,大夫以其等旅揖〔6〕,士旁三揖〔7〕,王还揖门左,揖门右。大仆前〔8〕。王入,内朝皆退〔9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朝仪之位:孙诒让曰:“此亦天子治朝之朝位也,与射人所掌朝位同。”
〔2〕王族故士、虎士:王族故士,据郑《注》,是指王族中过去为士、现已退休而留在宫中担任宿卫者。虎士,参见本篇《叙官》第24节。
〔3〕大右、大仆从者:据郑《注》,大右即司右:大仆从者,指小臣、祭仆、御仆、隶仆,皆详其职文。
〔4〕摈:即担任摈者,导王行礼仪。
〔5〕特揖:特,一。揖,拱手为礼。
〔6〕大夫以其等旅揖:郑《注》曰:“旅,众也。大夫爵同者,众揖之。”案大夫有上、中、下之分:其揖数,孙诒让说,当各三揖。
〔7〕士旁三揖:案经不言士的朝位,据贾《疏》说是在“西方,东面”,盖在孤之南而稍后,自为一列,故曰“旁”。
〔8〕大仆前:案即《大仆》“王视朝,则前正位而退”之义(参见《夏官·大仆》第2节)。
〔9〕“王入”二句:郑《注》曰:“王入,入路门也。王入路门,内朝朝者皆退,反其官府治处也。”案此处内朝即指治朝,是相对库门外之外朝而言。
【翻译】
规正朝仪的位置,分辨贵贱的等级。王面朝南而立;三公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;孤面朝东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;卿、大夫面朝西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;王族故士、虎士在路门的右边,面朝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;大仆、大右、大仆从者,在路门的左边,面朝南而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司士担任摈者,引导王揖请群臣就位:对孤、卿每人一揖,对大夫依照等级分别向同级者三揖,对一旁的士总行三揖,王又转身向门左、门右的人行揖礼。大仆在王前引导王就朝位。王进入路门,内朝的群臣都退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