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中春,教振旅,司马以旗致民,平列陈,如战之陈。辨鼓、铎、镯、铙之用:王执路鼓,诸侯执贲鼓,军将执晋鼓,师帅执提,旅帅执鼙,卒长执铙,两司马执铎,公司马执镯。以教坐、作、进、退、疾、徐、疏数之节。遂以蒐田。有司表貉,誓民,鼓,遂围禁。火弊,献禽以祭社。

【原文】

6.中春,教振旅〔1〕,司马以旗致民,平列陈,如战之陈。辨鼓、铎、镯、铙之用:王执路鼓,诸侯执贲鼓,军将执晋鼓〔2〕,师帅执提〔3〕,旅帅执鼙〔4〕,卒长执铙,两司马执铎,公司马执镯〔5〕。以教坐、作、进、退、疾、徐、疏数之节〔6〕。遂以蒐田〔7〕。有司表貉〔8〕,誓民〔9〕,鼓,遂围禁。火弊〔10〕,献禽以祭社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振旅:本指战罢回师,此处指借春田以习战。郑《注》曰:“凡师,出曰治兵,入曰振旅,皆习战也。”

〔2〕“辨鼓”至“晋鼓”:参见《地官·鼓人》第2节。鼓、铎、镯、铙:皆军中乐器。郑珍认为,路鼓、贲鼓、晋鼓的体积都比较大,车上容纳不下,所以天子、诸侯、军将无法亲自执桴击鼓。孙诒让进一步说:“窃疑此经师帅执提’以下,其鼓较小,皆是亲执。其军将以上所用三鼓广长之度绝侈(按:即太大),将车所不易建,当别以车载之,则三鼓不必亲执。经文以与下提、鼙等牵连并举,故通言执耳。实则王、侯、军将所亲执者仍是鼙。临战之时,王车亦止载鼙以令鼓,而鼓人别乘副车,载路鼓以从之,如大阅中军以鼙令鼓,而后‘鼓人三鼓。鼓人所鼓者,盖即路、贲、晋诸鼓别载以从者也。”

〔3〕师帅执提:师帅,即下文所述旅帅、卒长、两司马。提,即提鼓,据孙诒让说,是一种有柄可提持以击的鼓,较鼙鼓稍大。

〔4〕鼙:即应鼙(参见《春官·小师》第2节)。

〔5〕公司马:谓伍长。郑《注》曰:“伍长谓之公司马,虽卑,同其号。”

〔6〕坐:江永曰:“古人之坐,两膝着席而坐于足,与跪相似。但跪者直身,臀不着地,又谓之跽。跪危而坐安。《曲礼·疏》云:‘坐亦跪也’。坐通名跪,跪名不通坐,此跪坐之别也。孙诒让曰:“此坐陈即跪地也。”

〔7〕蒐(sōu):春季的田猎。郑《注》曰:“春田为蒐。”

〔8〕有司表貉:有司,谓肆师、甸祝。黄以周《礼书通故·田礼通故》曰:“肆师为表貉之位,甸祝掌表貉之祝号。”郑《注》曰:“立表而貉祭也。”(参见《春官·肆师》第6节注)

表貉(mà):立表举行祃祭。表,练兵场上的标杆,其作用详下。貉,通“祃”。祃祭是军中之祭,祭祀始造军法之神。其神或曰蚩尤,或曰黄帝。祃祭的目的是鼓舞士气。

〔9〕誓民:誓,诫也。誓民,将违犯田猎规则所应受到的处罚告诫民众。郑《注》曰:“誓以犯田法之罚也。”

〔10〕火弊:火,是焚烧荒草所燃之火,其作用有二:一为驱兽,即所谓火田;二为烧除陈草以利生新草。弊:停止。将要围猎时放火,田猎停止则止火,即此所谓火弊。郑《注》曰:“春田主用火,因焚莱除陈草,皆杀(谓猎杀)而火止。”

【翻译】

仲春,教民众习战。大司马用旗召集民众,整编队列阵形,如同实战时那样列阵。教民众辨别鼓、铎、镯、铙的用途。王执掌路鼓,诸侯执掌贲鼓,军将执掌晋鼓,师帅执掌提鼓,旅帅执掌鼙鼓,卒长执掌铙,两司马执掌铎,公司马执掌镯。教民众坐下、起立、前进、后退、快速、慢速以及距离疏密的节度。接着便让他们进行春季田猎,有关官吏在立表处举行貉祭,警诫民众不要违犯有关田猎之法,然后击鼓,于是开始围猎。焚烧野草的火停止燃烧,然后进献所猎获的兽以祭祀社神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