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凡食齐视春时,羹齐视夏时,酱齐视秋时,饮齐视冬时〔1〕。凡和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调以滑甘〔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凡食”至“冬时”:食,谓饭食。齐,谓调和,调配。郑《注》曰:“饭宜温,羹宜热,酱宜凉,饮宜寒。”
〔2〕“凡和”至“调以滑甘”:郑《注》、贾《疏》据五行学说进行解释,认为:春天、东方属木,木味酸,故春天要酸味略重些;夏天、南方属火,火味苦,故夏天要苦味略重些;秋天,西方属金,金味辛,故秋天要辛味略重些;冬天,北方属水、水味咸,故冬天咸味要略重些;季夏、中央属土,金木水火,非土不载,土在五行中最尊,而甘在五味中最尊,故一年四季皆需用甘调和。滑甘,据《礼记·内则》,是调配食品时,加进枣子、栗子、糖稀、蜂蜜等物使其甘甜,加进粉芡汁、菜蔬等物使其柔滑。
【翻译】
凡是食品的温热凉寒,都要依照不同种类来调配:饭类食品应参照春天以温为好,羹汤食品应参照夏天以热为好,酱类食品应参照秋天以凉为好,饮料之类应参照冬天以寒为好。凡是调和食物的滋味,春天应酸味略重些,夏天应苦味略重些,秋天应辛味略重些,冬天应咸味略重些,与此同时,各个季节都要加些粉芡汁、菜蔬及枣栗蜂蜜等使食品调和得柔滑、甘甜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