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王合诸侯而飨礼〔1〕,则具十有二牢〔2〕,庶具百物备〔3〕。诸侯长〔4〕,十有再献〔5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飨礼:此是最高规格的宴会,因下文“十有二牢”等皆天子之礼。
〔2〕十有二牢:即十二牢,十二太牢。牢,太牢。即牛一、羊一、豕一三牲具备为一牢。
〔3〕庶具百物备:庶具,庶羞,即众多的美味佳肴。朱申曰:“庶羞之具,百物之品,莫不咸具。”孙诒让曰:“十二牢为牲俎,则庶具百物盖指庶羞,《膳夫》所谓‘羞用百有二十品’之属是也。”
〔4〕诸侯长:方伯。为九命之上公,东西二方各一,长诸侯。郑《注》曰:“九命作伯者也。”又曰:“献公侯以下,如其命数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《大行人》云‘上公飨礼九献,侯伯七献,子男五献,是也。”
〔5〕十有再献:即十二献。
【翻译】
王与诸侯有事会同而举行规格最高的飨礼,就备办十二太牢,并备办百种美味。在飨礼上对于一方诸侯之长,要行十二次献酒之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