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7.邦畿方千里。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,岁壹见,其贡祀物〔1〕。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,二岁壹见,其贡嫔物〔2〕。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,三岁壹见,其贡器物〔3〕。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,四岁壹见,其贡服物〔4〕。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,五岁壹见,其贡材物〔5〕。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〔6〕,六岁壹见,其贡货物〔7〕。九州之外谓之蕃国〔8〕,世壹见〔9〕,各以其所贵宝为挚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其贡祀物:郑《注》曰:“祀贡者,牺牲之属。”按,此即《天官·大宰》九贡所谓“祀贡”。
〔2〕其贡嫔物:嫔物,即宾物,接待宾客所需之物。此即《大宰》九贡所谓“嫔贡”。嫔,通“宾”。王引之曰:“嫔,亦当读为‘宾’,……宾物,宾客之事所用物也。”
〔3〕其贡器物:郑《注》曰:“尊彝之属。”按,此即《大宰》九贡所谓“器贡”。
〔4〕其贡服物:谓制作祭服所需之材,即郑《注》所谓 [缺字] 、 [缺字] 、纩等。按,此即《大宰》九贡所谓“服贡”。
〔5〕其贡材物:材物,可供制造成品的材料,即《大宰》的八材:珍珠、象牙、玉料、石料、木料、金属、兽革、鸟羽。
〔6〕要服:即《夏官·职方氏》所谓蛮服,距王畿三千里之诸侯国。
〔7〕其贡货物:货物,用作货币的龟贝之类,即《大宰》九贡所谓“货贡”。
〔8〕九州之外:即夷服、镇服、蕃服三服,即距离王城三千五百里至五千里之地。九州之外的诸侯,皆为子爵、男爵;九州之内的诸侯,公侯伯子男皆有。按,九州之外,即六服之外。
〔9〕世:谓父死子立,即嗣王即位。
【翻译】
国家的畿疆地方千里。王畿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侯服,每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祭祀用物。侯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甸服,每两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接待宾客用物。甸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男服,每三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尊彝之类宗庙器物。男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采服,每四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缝制祭服的材料。采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卫服,每五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玉石珠象等原材料。卫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叫做要服,每六年朝见王一次,他们的贡品是珠玉龟贝等自然之物。九州之外的地方叫做蕃国,蕃国的一代新君即位时来朝王一次,各用他们所宝贵的物品作见面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