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〔1〕,秋觐以比邦国之功〔2〕,夏宗以陈天下之谟,冬遇以协诸侯之虑,时会以发四方之禁〔3〕,殷同以施天下之政〔4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图天下之事:孙诒让曰:“与诸侯图谋一岁行事之可否。”
〔2〕比:分出等次高下。郑《注》曰:“比其功之高下。”
〔3〕时会以发四方之禁:时会,参见《春官·大宗伯》注,禁,郑《注》曰:“谓九伐之法。”(参见《夏官·大司马》)
〔4〕殷同以施天下之政:郑《注》曰:“殷同,即殷见也。”(参见《春官·大宗伯》注)四方诸侯齐来朝见王。又曰:“政,谓邦国之九法。”(参见《夏官·大司马》)
【翻译】
春季诸侯朝见王而共同谋划一年的天下大事,秋季诸侯觐见王而考查分出各国功绩的等次高下,夏季诸侯宗见王而陈述各自治理天下的谋议,冬季诸侯遇见王而协调相互的谋虑,通过不定期的时会征伐不顺服的诸侯而向四方诸侯发布禁令,通过殷同而施行治理天下的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