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。国中九经、九纬,经涂九轨。左祖,右社;面朝,后市。市、朝一夫。

【原文】

2.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〔1〕。国中九经、九纬〔2〕,经涂九轨〔3〕。左祖,右社〔4〕;面朝,后市〔5〕。市、朝一夫〔6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“匠人营国”三句:营国,营建城邑。按,此应包括建置城池、宫室、宗庙、社稷,并规划国城周围之野。《考工记》王城规划是井田规划概念派生的产物,其规划方法也借鉴了井田制。这套井田方格网系统的规划方法,后世得到了继承、发展,成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方法(贺业钜《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》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85年,第42页)。一说,由于《考工记》此节的规划与已发掘、发现的两周时期都城布局不一致,有学者认为,《匠人营国》的规划应是按照西汉长安城的布局附会而成的(李锋《<考工记>成书时期管窥》,《郑州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2期)。方九里,谓八十一平方里,这是王都的规模。旁三门,一边三门,四边则十二门。

〔2〕九经、九纬:九经,九条横贯南北的大道。九纬,九条横贯东西的大道。贾《疏》曰:“南北之道为经,东西之道为纬。”

〔3〕经涂九轨:郑《注》曰:“经纬之涂(途),皆容方(并排)九轨。轨谓辙广,乘车六尺六寸,旁加七寸,凡八尺,是为辙广。九轨积七十二尺,则此涂十二步也。”轨,可作道路宽度的计量单位。一轨等于八尺。钱玄曰:“以周尺合今23厘米计算,古都城中大路宽为16.5米。”(《三礼通论》第157页)

〔4〕左祖,右社:即《小宗伯》“右社稷,左宗庙。”祖,祖庙。社,祭祀土地神(社)之所。

〔5〕面朝,后市:面,前。朝,路寝在路门内,其前有三朝:外朝、治朝、燕朝。孙诒让曰:“谓路寝之前,北宫之后也。”北宫,谓王后之六宫,在王宫最北边,其后东西向并列三市:大市居中,朝市居东,夕市居西。一说,贺业钜以为,此“朝”字指外朝(贺业钜《<考工记>营国制度研究》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85年,第24页)。

〔6〕市、朝一夫:夫,成年男子,此指面积单位,一个成年男子所受之地,等于长宽各百步的正方形的面积,计一百亩。一步六尺,百步为六十丈,方百步则为3600平方丈。

【翻译】

匠人营建都城,全城面积九里见方,都城的四边每边有三个城门。都城内有九条南北大道、九条东西大道,每条大道宽度都是九轨即可容九辆车并行。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,右边是社稷坛;王宫的路寝前面是三朝,北宫的后面是三市。每个市和每个朝面积都是一百步见方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