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凡相角,秋杀者厚,春杀者薄;稚牛之角直而泽,老牛之角 [缺字] 而昔;疢疾险中,瘠牛之角无泽。角欲青白而丰末。夫角之末蹙于脑而休于气,是故柔,柔故欲其势也,白也者,势之征也。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,畏也者必桡,桡故欲其坚也,青也者,坚之征也。夫角之末远于脑而不休于气,是故脆,脆故欲其柔也,丰末也者,柔之征也。角长二尺有五寸,三色不失理,谓之牛戴牛。

【原文】

3.凡相角,秋杀者厚,春杀者薄;稚牛之角直而泽,老牛之角 [缺字] 而昔〔1〕;疢疾险中〔2〕,瘠牛之角无泽。角欲青白而丰末。夫角之末蹙于脑而休于气〔3〕,是故柔,柔故欲其势也〔4〕,白也者,势之征也。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〔5〕,畏也者必桡,桡故欲其坚也,青也者,坚之征也。夫角之末远于脑而不休于气,是故脆,脆故欲其柔也,丰末也者,柔之征也〔6〕。角长二尺有五寸,三色不失理〔7〕,谓之牛戴牛〔8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 [缺字] (zhěn)而昔: [缺字] ,扭转,弯曲,纠结。江永曰:“辟戾不直也。”一说, [缺字] (tiǎn),纹理粗糙无光泽。昔,通“错”,干燥粗糙。俞樾曰:“《说文·日部》:‘昔,干肉也。’ [缺字] 而昔者, [缺字] 而干也。”

〔2〕疢疾险中:疢(chèn)疾,郑《注》释之为“久病”,曰:“牛有久病则角里伤。”疢,疾病。《说文·疒部》曰:“热病也。”引申为凡病之称。险,污陷,孙诒让曰:“角中污陷而不实。”污陷犹言洼陷。

〔3〕夫角之末蹙于脑而休于气:末,当作“本”。按,此句与下“夫角之末远于脑而不休于气”相对为文,“远于脑”为角之末,则此“蹙于脑”必为角之本。贾《疏》引述此经文亦曰“言角之本近于脑”,可见唐以前尚不误。孙诒让《正义》本亦作“本”。蹙(cù),接近,迫近。郑《注》:“近也。”休,通“煦”,温暖,温热。郑《注》曰:“读为‘煦’。”段玉裁《汉读考》曰:“煦,烝也。”孙诒让曰:“谓角本近脑,脑气易烝(蒸)及之,故多柔韧。”

〔4〕柔故欲其势也:势,自曲之势。郑司农曰:“欲其形之自曲,反以为弓。”

〔5〕畏:通“隈”。指弓末与弓干中央之间的两个弯曲处。按,弓的两端叫做箫,也叫弭;弓的中央手握之处叫做弣;箫、弣之间弯曲处即隈,又叫渊,左右各一。

〔6〕“丰末者”二句:郑《注》曰:“末之大者,脑气及煦之。”末,指牛角末,角顶端。

〔7〕三色不失理:三色,谓根部发白,中段发青,末梢丰满。郑《注》曰:“本白,中青,末丰。”孙诒让曰:“末丰非色,亦言色者,从文便也。”不失理,谓无瑕疵。孙诒让曰:“角长则易有瑕疵,而能兼有三色,故可贵也。”理,谓角的纹理。按,挑选角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,从关键角度进行选择。角的根部较柔软,其白色者有曲势,利于逆角的曲势附弓;角的中段色青者,较为坚韧,利于附贴桡曲的弓隈;角的尖端较脆,其丰满者,相对较为柔韧;角长二尺五寸,则是制作上等弓的最佳长度。

〔8〕牛戴牛:谓好的牛角价值贵重,等同于一条牛的价值,故等于牛头上又戴着一头牛。郑司农曰:“角直(值)一牛。”戴,顶着,生长着。

【翻译】

凡是挑选牛角,秋季宰杀的牛其角厚实,春季宰杀的牛其角单薄;小牛的角纹理平直而有光泽,老牛的角纹理扭曲粗糙而干燥不润泽;久病的牛其角里就会受伤而洼陷不实,瘦瘠的牛其角没有光泽。牛角要颜色青白而末端粗大丰满的。牛角的根部由于离牛脑近而受脑气的蒸润,因此比较柔韧,柔韧因此要有自然弯曲之势以便反以为弓,而根部颜色发白,正是自然弯曲之势的征验。牛角的中段常附贴在弓隈处,弓隈处在弓干张弛时必定弯曲,要随之弯曲因此要牛角坚韧些,颜色发青,就是坚韧的征验。牛角的末端由于远离牛脑而不受脑气的蒸润,因此偏脆,偏脆因此要它柔韧些,而角的末端粗大丰满,正是柔韧的征验。如果角长达到二尺五寸,兼有根部发白、中段发青、末梢丰大而纹理无瑕疵,那就叫做牛头上又生长着一对牛角,价值等同于一头牛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