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车人为耒,庛长尺有一寸,中直者三尺有三寸,上句者二尺有二寸。自其庛缘其外,以至于首,以弦其内,六尺有六寸,与步相中也。坚地欲直庛,柔地欲句庛。直庛则利推,句庛则利发。倨句磬折,谓之中地。

【原文】

2.车人为耒〔1〕,庛长尺有一寸〔2〕,中直者三尺有三寸〔3〕,上句者二尺有二寸〔4〕。自其庛缘其外,以至于首,以弦其内,六尺有六寸,与步相中也〔5〕。坚地欲直庛,柔地欲句庛〔6〕。直庛则利推,句庛则利发。倨句磬折,谓之中地〔7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耒:此指翻土农具耒耜的曲木柄。其下端与耜相连。

〔2〕庛(cì):耒下端安耜头的一段曲木,单齿或分叉成两齿、三齿。

〔3〕中直者:及下文“上句者”,程瑶田《磬折古义》曰:“耒木三折。”按,耒木三折,中间一段直木最长,下端折向前为庛以安耜头,上端折向后谓之首,为人手所扶持处。

〔4〕上句者:上端的弯曲部分。

〔5〕“自其”五句:步,长度单位,一步六尺。一说,《礼记·王制》曰:“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。”按,耒木三折,其上下两折角方向相反,略似一“∫”形,耒木两端(从首端到庛端)的直线距离即所谓弦,可视为一条虚拟的直线纵贯于“∫”形的耒木之中,此弦即所谓内,而如“∫”的耒木本身则为外。耒木的实际长度为六尺六寸,其弦则为六尺,恰为一步,即所谓“与步相中”。

〔6〕“坚地欲直庛”二句:直庛,谓庛是直的,即庛与耒的中直部分间无弯度,庛与耒的中直部分在一条直线上。句庛,谓庛是弯的,即庛与耒的中直部分间有角度。

〔7〕“倨句磬折”二句:倨句磬折,谓庛与中间直木之间的夹角为一磬折,即一柯有半(151.875度)。一说,庛本身曲折成磬折状(李崇州《试探<考工记>中“耒”的形制》,《农业考古》1995年第3期)。中地,此指利推利发,坚柔之地皆适用。戴震曰:“中地,谓无不宜也。宜坚不宜柔,宜柔不宜坚,为不中地;利推不利发,利发不利推,为不中地。”按,直庛阻力小,下推之力集中,所以容易推进入土。挖掘泥土时,向后下方压耒柄,庛部向前上方起土。向上的分力句庛大于直庛,故句庛有利于挖掘泥土。夹角一磬折是一种经验数据,这种形式的耒的性能介于直庛耒与句庛耒之间,能够兼顾各方面的要求,故其适应性亦较强。

【翻译】

车人制作耒,其下端的庛长一尺一寸,中间直的部分长三尺三寸,上端向后弯曲的部分长二尺二寸。从下面庛端沿着曲折的耒木往上量,而量到首端,以两端之内的直线距离为弦,长六尺六寸的耒木,而弦的长度正好与一步的长度相等。坚硬的土地适宜用直庛的耜,柔软的土地适宜用庛弯曲的耜。直庛利于推耜入土,弯曲的庛利于将土翻起,如果庛弯曲的角度为一磬折,称之为适宜于任何种类的土地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