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4.凡祀大神,享大鬼,祭大示,帅执事而卜日,宿〔1〕,视涤濯,莅玉鬯,省牲镬,奉玉粢〔2〕,诏大号〔3〕,治其大礼〔4〕,诏相王之大礼。若王不与祭祀,则摄位。凡大祭祀,王后不与,则摄而荐豆、笾彻〔5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宿:再次申诫。祭祀前十日戒百官使斋谓之戒,祭祀前三日或一日再戒百官谓之宿。孙诒让曰:“凡王礼,大祭祀,祭前十日则戒,……祭前三日申戒也。”
〔2〕“莅玉鬯”三句:王引之说,这三句“专谓享大鬼”,即专就宗庙祭祀言。又说,玉鬯,是指圭瓒(行祼礼时用以舀酒灌地之器:瓒是玉勺,而以圭为柄);玉粢,与《天官·九嫔》玉粢同,指玉敦,盛祭祀用黍稷等谷物的玉饰祭器。莅,亲临视察。玉鬯,宗庙祭祀行祼礼时舀郁鬯酒灌地的玉柄勺子。
〔3〕诏大号:诏,告诉。大号,尊称,美名。郑《注》曰:“大号,六号之大者,以诏大祝,以为祝辞。”按,大祝掌管“辨六号”(参见《大祝》)。又大祝“掌六祝之辞”,故诏之“以为祝辞”。
〔4〕治其大礼:大礼,王亲自行的对天神、地祇、人鬼的祭祀之礼,相对群臣礼为小礼言。郑《注》曰:“治,犹简习也。豫简习大礼,至祭,当以诏相王。群臣礼为小礼。”孙诒让曰:“阅习大礼所以理董之,故谓之治。”
〔5〕荐豆、笾彻:郑《注》曰:“荐、彻豆笾,王后之事。”参见《九嫔》。
【翻译】
凡是祭祀大天神、大人鬼、大地神,要事先率领有关官吏占卜祭祀的日期,祭前三日重申对百官的告诫,祭祀前夕视察祭器、炊具的洗涤情况,前往视察行祼礼用的圭瓒,察看牺牲和烹煮牲体用的镬,亲手奉持盛黍稷用的玉敦,告诉大祝祭祀对象的美好称呼以便大祝作祝祷辞,预先演习王所当行的祭祀礼仪,等到正式祭礼时就提醒王并协助王行礼。如果王因故不参加祭祀,就代替王行祭礼。凡是大祭祀,如果王后因故不参加,就代替王后进献和撤除豆、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