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4.春祭马祖〔1〕,执驹〔2〕。夏祭先牧〔3〕,颁马〔4〕,攻特〔5〕。秋祭马社〔6〕,臧仆〔7〕。冬祭马步〔8〕,献马,讲驭夫〔9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马祖:郑《注》曰:“天驷也。”天驷,星名,即二十八宿的房宿。
〔2〕执驹:“执”通“絷”。沈文倬说,絷驹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典礼,典礼的目的有二:一是使驹断乳离开母马,二是献马于王闲。王亲自参加典礼,接受马官所献之马。(《执驹补释》,参见《考古》1961年第4期)
〔3〕先牧:郑《注》曰:“始养马者,其人未闻。”
〔4〕颁马:颁,分也。李钟伦曰:“颁马者,通淫之后,即分牝牡,使异处而养之。”
〔5〕攻特:即骟马,又叫去势。据郑《注》,攻特在夏季公马与母马交配之后,因公马性悍,去势则易于驾驭、乘用。
〔6〕马社:郑《注》曰:“始乘马者。”又以为即传说中黄帝之臣相土,相土始作乘马。
〔7〕臧仆:《尔雅·释诂》曰:“臧,善也。”仆,郑《注》以为指驾驭王的五路的大驭、戎仆、齐仆、道仆、田仆。
〔8〕马步:郑《注》说,是一种为害马的神,祭之欲求其无害。
〔9〕讲:郑《注》曰:“犹简习。”
【翻译】
春季祭祀马祖,举行执驹礼。夏季祭祀先牧,将公马与母马分开饲养,阉割公马。秋季祭祀马社,挑选优秀的驾车人。冬季祭祀马步,献马给王,挑选和训练驭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