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体国经野。设官分职,以为民极。乃立天官冢宰,使帅其属,而掌邦治,以佐王均邦国。

【原文】

1.惟王建国〔1〕,辨方正位〔2〕,体国经野〔3〕。设官分职,以为民极〔4〕。乃立天官冢宰〔5〕,使帅其属,而掌邦治〔6〕,以佐王均邦国〔7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惟王建国:惟,语首语气助词。建国,建立国城,即王所居之城。

〔2〕辨方:辨别四方。正位:确定宫庙、朝廷的位置。《尚书·盘庚》曰:“盘庚既迁,……乃正厥位。”其孔颖达《疏》引郑玄《注》云:“正宗庙、朝廷之位。”与此义同。

〔3〕体国经野:体国,主次有别地进行国都建设。郑玄《注》:“体,犹分也。”孙诒让说:体,“本无分义,以总为一体,分为众体,展转引申,亦得训为分”。“彼营国、庙、社、朝、市等,皆分别营之,即此所谓体国。”朱申曰:“体犹分也,经犹画也。城中曰国,郊外曰野。”野,指国都城外半径为五百里的地域。

〔4〕“设官”二句:设官,即设置冢宰、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,是谓六卿。六卿各有部属。极,屋架最高处的横木。此指中正的准则。俞樾曰:“极有准则之义。”姜兆锡曰:“谓为斯民至极之标准。”

〔5〕天官冢宰:官名。天官是《周礼》所设计职官体制六官(分别以天地四时命名,即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)系统之一,天官之长则为冢宰,又叫大宰,亦总辖六官,象天之无所不包,故称天官。故郑《注》引郑司农曰(按,以下凡引郑司农说,皆转引自郑《注》):“六官皆总属于冢宰。”

〔6〕“使帅”二句:帅,率领。沈梦兰曰:“王国曰国,曰邦,侯国则谓之邦国。”“掌邦治”同下文“均邦国”互文,皆统言王国与诸侯国,亦即统言全天下。

〔7〕均邦国:均,此谓治理。方苞曰:“治之使各得其分谓之均。均者,上下、尊卑、贫富、远迩各得其平也。”邦国,统言王国与诸侯国。

【翻译】

王建立国都,辨别国都所在地的方向,确定宗庙、朝廷所在的位置,主次有别地划分国都、郊野的界限,进行建设经营。分设百官职位,作为天下民众有所取法的榜样。为了达到此目的,于是设立天官冢宰这一官职,让他率领部属,来掌管天下的治理,以辅佐王治理天下各国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