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5.凡用禽献〔1〕,春行羔豚〔2〕,膳膏香〔3〕;夏行腒鱐〔4〕,膳膏臊〔5〕;秋行犊麛,膳膏腥〔6〕;冬行鲜羽〔7〕,膳膏膻〔8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用禽献:郑《注》曰:“用禽献,谓煎和之以献王。”煎和,烹调也。
〔2〕行:使用。
〔3〕膳膏香:膳,据郑《注》,谓烹调,煎和。膏香,牛油。杜子春曰:“牛脂也,以牛脂和之。”
〔4〕腒鱐(jūsù):腒,腌制的干野鸡。郑司农曰:“腒,干雉。鱐,干鱼。”
〔5〕膏臊:狗油。杜子春曰:“犬膏。”
〔6〕膏腥:鸡油。郑《注》曰:“鸡膏也。”一说,为豕膏,猪油。
〔7〕鲜羽:《礼记·内则》郑《注》曰:“鲜,生鱼也。羽,雁(即鹅)也。”
〔8〕膏膻:羊油。杜子春曰:“羊脂也。”
【翻译】
凡是用禽兽肉进献给王,要因时制宜:春季使用羊羔肉和小猪肉,以有香味的牛油烹调;夏季使用干野鸡肉和干鱼,以有臊味的狗油烹调;秋季使用小牛犊肉和小兽肉,以有腥味的鸡油脂烹调;冬季使用鲜鱼和鹅肉,以有膻味的羊油烹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