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凡祭祀,共豆脯、荐脯、膴、胖〔1〕,凡腊物〔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豆脯:郑《注》曰:“脯非豆实(即谓脯不是盛在豆中的),‘豆’当为‘羞’,声之误也。”按,脯乃笾实,全书皆然。又“羞”与下文“荐”,皆进义,但经文中用法不同:荐(正馔之荐)是祭祀时尸尚未享用祭品前向尸进献的脯醢;羞(进加馔)是尸享用过祭品(象征神已享用)后再向其献酒并进献的脯醢。荐脯:谓朝事、馈食所用的干肉片。参见《笾人》注。胖:郑《注》曰:“宜为脯而腥。胖之言片也,析肉意也。”按,所谓“宜为脯而腥”,是说已用盐腌渍,宜用之于风干而为脯,然尚未风干,仍是鲜湿的肉,故曰腥。所谓“胖之言片,析肉意也”,是说将肉切成片状。可知胖为不干的咸肉片。又按,腊人所掌既有干肉,还有鲜肉,故经文记腊人所掌有膴、胖。
〔2〕腊物:泛指各种干肉。
【翻译】
凡是遇到祭祀,供给加馔的干肉片、朝事与馈食所用的干肉片、切成薄片的大肉片、不干的咸肉片等,以及供给凡是所需的干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