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9.以九贡致邦国之用〔1〕。一曰祀贡〔2〕,二曰嫔贡〔3〕,三曰器贡〔4〕,四曰币贡〔5〕,五曰材贡〔6〕,六曰货贡〔7〕,七曰服贡〔8〕,八曰斿贡〔9〕,九曰物贡〔10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以九贡致邦国之用:九贡,九种纳贡方法。贡,献也,谓各诸侯国将本国土特产献给王。邦国,此只指各诸侯国,不包括王国。
〔2〕祀贡:郑司农曰:“祀贡,牺牲、包茅之属。”包茅,祭祀时用以滤去酒滓的菁茅。王引之曰:“以供王祭祀之事。”
〔3〕嫔(bīn)贡:嫔贡,即宾贡。《经义述闻》“郑《注》曰嫔,故书作‘宾’。”王引之以为“宾”是本字,“嫔”是借字,谓“供王宾客之事”。
〔4〕器贡:器,谓宗庙之器,如尊、彝等。黄度曰:“用器、兵器、礼乐之器。”
〔5〕币贡:币,指聘问时使者所带礼品。郑司农曰:“绣帛。”按,绣帛在此泛指各种丝织物。
〔6〕材贡:材,指櫄、幹、栝、柏等优质木材。郑《注》曰:“櫄、幹、栝、柏、 [缺字] 、簜也。” [缺字] ,小竹。簜,大竹。
〔7〕货贡:货,谓金玉龟贝等货物。郑司农曰:“珠贝自然之物也。”郑《注》曰:“金玉龟贝也。”
〔8〕服贡:进献制作礼服所需的布料,即郑《注》所谓 [缺字] 、 [缺字] 等。
〔9〕斿(yóu)贡:游玩,燕游。斿贡即游贡,进献玩好之物。郑《注》曰:“燕好珠玑琅玕也。”按,燕好即玩好,供玩赏之物。玑亦珠。琅玕,美石似玉者。
〔10〕物贡:指进献本地土特产。郑《注》曰:“杂物鱼盐橘柚。”贾《疏》据《尚书·禹贡》,谓徐州贡鱼,青州贡盐,荆、扬贡橘袖。
【翻译】
按照九种纳贡方法收纳诸侯国向王进献的财物。第一是让他们进献祭祀所需物品,第二是让他们进献接待宾客所需物品,第三是让他们贡献宗庙所需的各种礼器,第四是让他们进献聘问时所需的馈赠物品,第五是让他们进献各种竹、木材,第六是让他们进献金玉龟贝等之类的自然物品,第七是让他们进献缝制制服用所需的布料,第八是让他们进献燕游玩赏的物品,第九是让他们进献各地土特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