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3.锐喙,决吻〔1〕,数目〔2〕,顅脰〔3〕,小体,骞腹〔4〕,若是者谓之羽属,恒无力而轻,其声清阳而远闻〔5〕。无力而轻,则于任轻宜;其声清阳而远闻,于磬宜:若是者以为磬虡〔6〕,故击其所县,而由其虡鸣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锐喙,决吻:决吻,张口。决,打开。孙诒让曰:“《文选·甘泉赋》李《注》云:‘决,亦开也。’谓口锐利而唇开张也。”
〔2〕数目:细目。数,细小。孙诒让引《毛诗·释文》曰:“数,细也。”
〔3〕顅(qiān):长颈貌。郑《注》曰:“长脰貌。”一说,孙诒让曰:“与肩通。”姑从郑说。
〔4〕骞腹:腹部收缩。骞,亏损,低陷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“不骞不崩”,《毛传》曰:“骞,亏也。”
〔5〕其声清阳而远闻:清阳,即清扬。声音清越悠扬。阳,通“扬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五引《淮南子》曰:“近之则钟音亮,远之则磬音彰。”注:“磬,石也,音清明,远闻而彰著。”远闻,传播悠远。
〔6〕“故击其所县”二句:按,以“其声清阳而远闻”的羽类作为磬虡的雕饰,配合声音清阳的磬,可使视觉欣赏与听觉欣赏互为补充,增加了整个造型艺术作品的感染力。
【翻译】
嘴巴尖锐,嘴唇张开,眼睛细小,脖颈修长,身体小巧,腹部收缩,像这样的动物叫做羽类,羽类动物无力而动作轻捷,其鸣声清越悠扬而传播悠远。既然无力而动作轻捷,就适宜于负载较轻的物品;鸣声清越悠扬而传播悠远,就适宜与磬声搭配:用像这类动物的形象用作磬虡上的雕饰,因此当敲击筍虡上所悬挂的磬时,而会感到好像声音是由磬虡上雕饰的羽类动物发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