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[缺字] 氏湅丝,以涚水沤其丝七日,去地尺暴之,昼暴诸日,夜宿诸井,七日七夜,是谓水湅。

【原文】

1. [缺字] 氏湅丝〔1〕,以涚水沤其丝七日〔2〕,去地尺暴之〔3〕,昼暴诸日,夜宿诸井〔4〕,七日七夜,是谓水湅〔5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 [缺字] 氏湅丝: [缺字] 氏,负责湅丝帛的工匠。《说文·巾部》:“ [缺字] ,设色之工,治丝湅者,……读若荒。”湅(liàn),谓练丝,即漂染丝、麻等天然纤维之前,除去共生物及杂质的精练过程,能将生丝、帛煮制得软熟洁白。按,有灰湅、水湅二法。

〔2〕以涚水沤其丝七日:涚(shuì)水,混和有草木灰汁的温水。郑《注》“故书‘涚’作‘湄’。’”郑司农曰:“湄水,温水也。”沤,长时间浸渍。按,涚水含有氢氧化钾(KOH),呈碱性,有助于丝胶在其中水解、溶解。灰水练丝即进行丝帛脱胶精练。

〔3〕去地尺暴之:去地尺,高于地面一尺。暴,在日光下晒。按,此为利用日光脱胶的漂白工艺。丝放置在高于地面一尺处,因此高度附近湿度较适于日光脱胶漂白。

〔4〕宿诸井:郑《注》曰:“县(悬)井中。”孙诒让曰:“县而渐之于水,经宿也。”

〔5〕水湅:按,水练时日光曝晒与水浸脱胶交替进行,每夜将丝悬挂在井水中央,丝能充分与水接触,有利于白天光化分解的产物溶解到井水中去,洗练效果非常均匀。井水中可能滋生能分泌蛋白分解酶的微生物,亦有助于练丝效果。“七日七夜”,则是当时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理经验数据。此节应是我国练丝工艺的最早记载。

【翻译】

[缺字] 氏湅丝时,先把丝放在混有草木灰汁的温水中浸泡七天,然后在离地面一尺悬挂起来,在阳光下曝晒,这叫做灰湅,每日白天将丝在阳光下曝晒,夜晚将丝悬浸在井水中过夜,这样经过七天七夜,就叫做水湅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