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6.凡试庐事,置而摇之,以视其蜎也;灸诸墙,以视其桡之均也;横而摇之,以视其劲也〔1〕。六建既备〔2〕,车不反复〔3〕,谓之国工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凡试庐事”七句:试,测验,检测。置,通“植”,树立,直立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树也。”蜎(yuān),弯曲,桡曲。灸诸墙,支撑在两墙之间。灸,抵,撑,拄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柱也。以柱两墙之间,挽而内之,本末胜负可知。”程瑶田曰:“如为庐三寻,择两墙间函(容)二丈者,屈庐而拄诸墙,令桡,而因以观所桡两端,初无胜负(谓桡曲程度相同)则均也。”按,此节讨论了测试庐器质量的三种科学方法:树立在地上摇动,为固定一端;撑在两墙之间,为固定两端;横握中部摇动,为固定中点。虽然皆为依靠手感把握品质,没有量化指标,但较为实用。至今在材料力学试验中,仍用这些方法来测试棒状体的机械性能。
〔2〕六建:指树立在车上的五种兵器(即戈、戟、殳、酋矛、夷矛)和旌旗。戴震曰:“当为五兵与旌旗。”建,谓树立。
〔3〕车不反复:反复,翻覆,倾动,倾倒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轩輖也。”按,轩輖,犹轩轾,此谓车子前后忽高忽低,即所谓反复。戴震曰:“六建动摇,则车行反复,矜柲(长兵器的柄)不强故也。”
【翻译】
凡是要检验庐人所制作的长兵器的柄的质量,树立在地上摇动它,以观察它桡曲程度如何;将柄撑在两墙之间,以观察它弯曲程度是否均匀;将柄平放横握中部摇动它,以观察它强韧度如何。树立在车上的五种兵器和旌旗都已安插齐备,车快速行驶时不给人以摇摆倾动的感觉,达到这样技术的庐人就可以称作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