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8.凡为弓,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〔1〕。丰肉而短,宽缓以荼〔2〕,若是者为之危弓〔3〕,危弓为之安矢〔4〕。骨直以立,忿势以奔〔5〕,若是者为之安弓,安弓为之危矢。其人安,其弓安,其矢安,则莫能以速中,且不深。其人危,其弓危,其矢危,则莫能以愿中〔6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:意谓弓的制作不仅要看人的身材,还当因人的情性而异。君,泛指用弓的人。躬,指人的身体、体形。志虑,指人的情性等主观因素。郑《注》曰:“又随其人之情性。”血气,体质的血性。
〔2〕“丰肉而短”二句:荼(shū),同“舒”,徐,舒缓,缓慢。(参见第8节注②)
〔3〕若是者为之危弓:危弓,急疾的弓。危,及下文奔,意皆为疾速。郑《注》曰:“危、奔,犹疾也。”又曰:“言损赢济不足。”按,“宽缓以荼”,是舒缓有余(即所谓赢)而迅疾不足,故以危(疾)弓济之。盖谓需刚柔相济。下文义皆放此。
〔4〕安:江永曰:“柔缓者为安。”
〔5〕“骨直以立”二句:骨直以立,刚强果毅。骨直,骨干挺直。郑《注》曰:“谓强毅。”立,立即,迅速。忿势,谓性情急躁、暴躁。忿,同“愤”。
〔6〕“其人安”至“则莫能以愿中”:愿,谨慎,稳当。郑《注》曰:“悫(què)也。”《说文·心部》曰:“悫,谨也。”按,此节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,探讨了人、弓、矢、的等四者组成的系统中,前三者的最优与最劣的搭配方式。人、弓、矢的组合共有八种方式。“人安”者,用“危弓”与“安矢”;“人危”者,用“安弓”与“危矢”,此为最佳的两种搭配方式。因为三个因素可以互相补偿。“其人安,其弓安,其矢安”与“其人危,其弓危,其矢危”,是最劣的两种搭配方式。在此两种情况下,箭的Spine(箭杆桡度)都不易与弓的特性协调一致。人若宽缓疏迟,再用软弓,柔缓的箭,箭行的初速必定小,箭行迟缓,不易命中目标;由于动能小,即使射中了也无力深入。反之,强毅果敢的射手,用强劲的弓和剽疾的箭,箭的蛇行距离势必过长,甚至达到目的地犹未恢复常态,当然也难以稳稳地射中目标。《弓人》总结的这些经验,对于现代射箭运动的心理素质训练以及弓矢的选择,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(闻人军《<考工记>中的流体力学知识》)。
【翻译】
凡是制作弓,还要各自根据使用者的形态、意志、血气性情而定。体形胖而矮,性情宽缓而举止舒迟,这样的人要为他制作剽疾强劲的弓,剽疾强劲的弓则要配以柔缓的箭。刚毅而敏捷,秉性暴躁而行动迅疾,这样的人要为他制作柔软的弓,柔缓的弓则要配以剽疾的箭。如果射手的性情宽缓而举止舒迟,再加上他用的弓也柔软,用的箭也柔缓,射出的箭就不能疾速地射中目标,而且即使射中也不能射深。如果射手刚毅而敏捷,性情急躁,再加上他用的弓也剽疾强劲,箭也急疾,射出的箭蛇行距离过长,就不能稳稳地射中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