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5.凡相筋〔1〕,欲小简而长〔2〕,大结而泽。小简而长,大结而泽,则其为兽必剽〔3〕,以为弓,则岂异于其兽?筋欲敝之敝〔4〕,漆欲测〔5〕,丝欲沈〔6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筋:孙诒让曰:“谓牛马及糜鹿之筋。”
〔2〕小简:筋丝。简,筋条。郑《注》曰:“读如‘简札’之‘简’,谓筋条也。”吕调阳曰:“筋之条欲小而长,其端之结则欲大而泽。”
〔3〕剽:疾速,轻捷。郑《注》曰:“疾也。”一说,钱玄等以为,剽,通“慓”,快疾。又通“骠”,骠悍。二义相兼。
〔4〕筋欲敝之敝:敝,谓捶打劳敝,即捶打熟。郑司农曰:“嚼之当熟。”孙诒让曰:“凡椎打筋谓之嚼,盖汉人常语。”按,《天工开物·弧矢》曰:“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,约重三十两。杀取晒干,复浸水中,析破如苎麻丝。……以之铺护弓干。”筋要析破成丝再用,筋丝要长而强劲,筋束要滋而润泽。对于弓的强弱,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八曰:“弓有六善:一者往体少而劲……凡弓往体少(弓体外桡少)则易张而寿,但患其不劲;欲其劲者,妙在治筋。凡筋生长一尺,干则减半,以胶汤濡而梳之,复长一尺,然后用,则筋力已尽,无复伸弛。”此谓治筋要充分劳敝,接触筋中原有的不利的“筋力”,避免不必要的伸展性。以为制造劲弓奠定基础。
〔5〕测:清澈。此谓漆清见底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清也。”
〔6〕丝欲沈:沈,沉入水中。郑《注》曰:“如在水中时色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据干燥时,色还如在水湅之色。”
【翻译】
凡是选择筋时,要首选小筋丝成条而长的,筋端的筋束要滋大而润泽。小筋丝成条而长,筋端的筋束滋大而润泽,产生这种筋的野兽一定行动迅疾,用它的筋来制作弓,用这些筋造弓,射出的箭难道会同野兽的迅疾有不同吗?治筋要充分劳敝,捶打得极熟而无复伸弛,漆要清,丝要像在水里煮练时的颜色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