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9.轸之方也,以象地也。盖之圜也,以象天也。轮辐三十,以象日月也〔1〕。盖弓二十有八,以象星也〔2〕。龙旂九斿,以象大火也〔3〕。鸟旟七斿,以象鹑火也〔4〕。熊旗六斿,以象伐也〔5〕。龟蛇四斿,以象营室也〔6〕。弧旌枉矢,以象弧也〔7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轮辐三十”二句:郑《注》曰:“日月三十日而合宿。”按,每隔二十九日、三十日(现代测得为29.53日),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,和太阳同时出没,即所谓合宿。《注》云三十日,举其大数。按,早期木轮是整块圆木制成的,无辐,称为“辁”。车轮装辐条,是一种技术进步,既可减轻车轮自重,也可使其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。我国古代独辀车的辐,商代已有安装二十六根的,春秋时有安装二十八根或更多的。春秋战国之交的文物遗存,可以验证“轮辐三十”的说法。如,1988年山西太原金胜村发掘的大型车马坑,其中三辆车的车轮辐条数为三十(山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《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》,《文物》1989年第9期)。1990年山东省在临淄齐陵镇发掘一座战国墓,清理出车轮46个,其中车辐数最少的20根,但以26根及30根的居多(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》,《考古》2000年第10期)。传世文献中,《老子》“三十辐共一毂”,也与此节叙述相符。
〔2〕“弓二十有八”二句:星,谓二十八宿,亦称二十八星、二十八舍。按,先秦天文学家将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,每区选择一个星官作为观测的标志,称为二十八宿。由考察月球在天空的位置,可以间接推定太阳的位置;由太阳在二十八宿的位置,可以推定一年的季节。古代中国、印度、阿拉伯均有二十八宿的概念。有学者以为,其源头在中国。文物发现中,有类似例证。如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初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上,围绕北斗的“斗”字,绘有一圈二十八宿的名称。两端配有苍龙、白虎。这是战国初期我国二十八宿及四象(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、北、西、南四个方向的星象,即东方苍龙,北方玄武,西方白虎,南方朱雀)的较早资料,“证明二十八宿确是起源于中国,最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已出现了”(夏鼐《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》,《考古学报》1976年第2期;文物编辑委员会编《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》,文物出版社,1979年,第300页)。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,发现第45号墓主人东侧用蚌壳摆塑着龙形图案,西侧是虎形图案(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《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报告》,《文物》1988年第3期),这一发现将四象中青龙白虎观念的起源提早到六千多年前。则二十八宿的创始当远早于战国初期。
〔3〕“龙旂九斿”二句:龙旂,即《春官·巾车》所谓大旂,是一种画有交龙徽号的旗,为金路所建。斿(liú),旗的正幅旁的饰物。一般等级越高,斿数越多。一说,此节五种旗帜与季节有关,斿数也应与季节有关(陈久金《<考工记>中的天文学知识》,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论文集》,大象出版社,1998年)。大火,大火星,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,附近尾宿有星九颗,与九斿之数相应。一说,古代大火曾专指心宿,后来大火扩充为指房、心两宿。房宿四星,其北面有钩、钤两星,加上心宿三星,一共亦为九颗星,龙旂九斿,对应的正是这九颗星(王健民《<周礼>二十八星辨》,《中国天文学史文集》第三集,科学出版社,1984年)
〔4〕“鸟旟七斿”二句:鸟旟,即《春官·巾车》所谓大赤,是一种画有隼鸟徽号的旗,为象路所建。鹑火,鹑火星,二十八宿南方朱鸟七宿中的柳宿,东南有星七颗,与七斿之数相应。
〔5〕“熊旗六斿”二句:熊旗,即《春官·巾车》所谓大白,是一种画有熊虎徽号的旗,为革路所建。以象伐。伐,星名,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的附座有星三颗,合参中三大亮星共六星。郑《注》曰:“伐属白虎宿,与参连体而六星。”按,参宿共有星七颗,古人常说参宿是三星(指其中最亮的三颗星),此三星的四角还有四星。但最亮的三星下方,还有三颗小星,亦合称伐星。如果仅把伐星的三星同上面最亮的三星合计则是六星,此六星亦通名之为伐,即郑《注》所谓“(伐)与参连体而六星”。
〔6〕“龟蛇四斿”二句:龟蛇,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十二引《考工记》作“龟旐四斿”,据王引之校,经文“龟蛇”当作“龟旐”。按,龟旐即《春官·巾车》所谓大麾,是一种画有龟蛇徽号的旗,为木路所建。营室,星名,即二十八宿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室宿,有星二颗;其东边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壁宿,亦有星二颗;早期曾将室与壁的四颗星合称为营室,与四斿之数相应。
〔7〕“弧旌枉矢”二句:弧旌,指绘有弓矢图像的军旗,以象征天讨。上“弧”字,指弧弓,竹制,弓形,用以张旗的正幅(即縿),悬之于杆。枉矢,矢名,利火射,结火射敌如流星(参见《夏官·司弓矢》第4节注)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枉矢,类大流星,蛇行而仓(苍)黑,望之如有毛羽然。”则枉矢星是路径弯曲呈蛇行状的流星。据《注》《疏》,谓画枉矢于縿上。下“弧”字,星名,指弧星,即弧矢星,又名天弓,简称弧,有星九颗,属井宿,位于天狼星东南。其八星连线似张弓,外有一星像矢,正对天狼星,如射天狼状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下有四星曰弧。”《正义》曰:“弧九星,在狼东南,天之弓也。以伐叛怀远,又主备贼盗之知奸邪者。”《宋史·天文志》曰:“弧矢九星在狼东南,天弓也。”弧旌有弓有矢,故象弧。
【翻译】
轸做成方形,以象征大地。盖做成圆形,以象征上天。轮辐有三十根,以象征日月三十日就合宿一次。盖弓有二十八根,以象征天上的二十八宿。龙旂上缀有九斿,以象征大火星的九星。鸟旟上缀有七斿,以象征鹑火星的七星。熊旗上缀有六斿,以象征参宿中伐星的六星。龟旐上缀有四斿,以象征营室与东壁连成的四星。弧旌上饰有枉矢,以象征形如张弓发矢的弧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