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今夫大车之辕挚,其登又难;既克其登,其覆车也必易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。是故大车平地,既节轩挚之任,及其登阤,不伏其辕,必缢其牛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。故登阤者,倍任者也,犹能以登;及其下阤也,不援其邸,必緧其牛后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。

【原文】

6.今夫大车之辕挚〔1〕,其登又难〔2〕;既克其登,其覆车也必易〔3〕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〔4〕。是故大车平地,既节轩挚之任〔5〕,及其登阤,不伏其辕,必缢其牛〔6〕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。故登阤者,倍任者也〔7〕,犹能以登;及其下阤也,不援其邸〔8〕,必緧其牛后〔9〕。此无故,唯辕直且无桡也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大车之辕挚:大车,载货物的直辕牛车。挚,义同“輖”,低。郑《注》曰:“大车,牛车也。挚,輖也。”輖(zhōu),《广雅·释诂》曰:“低也。”按,大车直辕,较之小车辀的向上曲仰则甚低。

〔2〕其登又难:登,上坡。郑《注》曰:“上阪也。”此谓大车的辕平直而低沉,牛拉上坡就困难。

〔3〕覆车也必易:覆,倾覆,翻转。

〔4〕唯辕直且无桡也:桡,弯曲。此谓辕平直没有弯曲的弧度,辕的一端联接箱底,如果没有弧度,上坡时车箱后倾角度过大,辕必上仰,车上所载货物重心后移,就易翻车。

〔5〕节轩挚之任:节,《弓人》郑《注》曰:“犹适也。”轩挚,即轩轾,指车辕的高低。车舆前高后低、前轻后重为轩,前低后高、前重后轻为轾。《诗经·小雅·六月》曰:“戎车既安,如轾如轩。”轩,本指车顶前高仰,引申为高起。任,载重。此谓大车载重要重心适中,前后轻重、高低匀衡,车辕保持平衡。

〔6〕“及其登阤”三句:阤(tuó),山坡,斜坡。伏,压伏。缢,勒。按,大车上坡时,重心后移,故赶车人必须“伏其辕”,以保持车辕前后平衡,否则因为车辕上扬,就会悬缢牛颈。

〔7〕倍任:加倍于任重之力。

〔8〕援其邸:援,拉,牵引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曰:“以尔钩援,与尔临衝。”《说文》曰:“引也。”邸,是“軧”的借字,车的尾部。《说文》曰:“大车后也。”

〔9〕必緧(qiū)其牛后:緧,拴系在牛马臀部的革带。王宗涑曰:“緧以生革缕,般牛尾之下,引而前至背上,与系轭之革缕相接续。”此谓大车下坡时,如不拉住车尾,革带就要勒住牛的后身。刘道广等指出:后世人力、畜力拖车为了解决上坡、下坡、平地的车辆重心问题,在车厢板底两侧设有三个放置轴的凹槽。前后两凹槽改变重心位置,中间为重心平衡处,以此调节拉车力量的大小。(参见刘道广等《图证<考工记>》,第56页)

【翻译】

如今大车因用的是直辕,所以前头的辕较低,上坡就感到很困难;就是能够爬上坡去,也很容易造成翻车。这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辕平直而不向上弯曲罢了。因此大车行走在平地上时,车辕能够通过调节平衡适于任载,可是等到爬坡时,如果不向下伏压车辕,由于车的后部太重,就势必会悬勒牛脖子。这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辕直而不向上弯曲罢了。因此牛在大车爬坡时,虽然要用加倍的力气,但总算还能够爬得上去;等到下坡时,如果不拉住大车的尾部以降低车速,牛后的革带就一定会兜勒牛的臀部。这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辕直而不向上弯曲罢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