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7.以乡三物教万民,而宾兴之〔1〕。一曰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忠、和〔2〕。二曰六行: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〔3〕。三曰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〔4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以乡三物”二句:郝敬曰:“三物,犹言德、行、艺也。”宾兴,即兴宾,以宾客之礼敬待贤者。兴,举荐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举也。民三事教成,乡大夫举其贤者、能者,以饮酒之礼宾客之。”
〔2〕知、仁、圣、义、忠,和:知,通“智”,明达事理。圣,博通先识。义,处事恰当合宜。忠,发自内心的恭敬。和,刚柔适宜,和谐中度。郑《注》曰:“知,明于事。仁,爱人以及物。圣,通而先识。义,能断时宜。忠,言以中心。和,不刚不柔。”
〔3〕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:孝,善事父母。友,善事兄弟。睦,与九族和睦。姻,与母党、妻党亲善友爱。任,对朋友讲信用。恤,救济贫穷者。郑《注》曰:“善于父母为孝。善于兄弟为友。睦,亲于九族。姻,亲于外亲。任,信于友道。恤,振忧贫者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九族,上至高祖,下至玄孙,旁及缌麻之内也。”又曰:“外亲者,则妻族、母族是也。”
〔4〕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:御,孙诒让认为当作“驭”,谓五驭。郑《注》曰:“礼,五礼之义。乐,六乐之歌舞。射,五射之法。御,五御之节。书,六书之品。数,九数之计。”按,参见《保氏》。
【翻译】
用乡学中三方面内容来教育万民,而举荐优异的贤能者,并举行乡饮酒礼表达敬意。一是六种道德:明白事理、爱人及物、通达明鉴、适时决断、言谈发自内心、刚柔适宜。二是六种善行:孝敬父母、友爱兄弟、和睦九族、亲爱姻戚、信任朋友、救济贫穷。三是六种技艺:五类礼义、六种歌舞、五种射法、五种驾驭车马法,六种书写方法、九种计算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