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.稻人掌稼下地〔1〕,以潴畜水〔2〕,以防止水,以沟荡水〔3〕,以遂均水〔4〕,以列舍水〔5〕,以浍写水〔6〕,以涉扬其芟作田〔7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稼下地:据郑《注》,稼谓种谷,下地谓“水泽之地”。
〔2〕潴(zhū):水积聚之处,即蓄水池。
〔3〕以沟荡水:沟,即《遂人》“十夫有沟”之沟。荡,杜子春读为“和荡”之“荡”,谓以沟行水也。
〔4〕遂:即《遂人》“夫间有遂”之遂。
〔5〕以列舍水:列,宽深各一尺的排水沟。郑《注》曰:“田之畦 [缺字] 也。”按,田中划分有畦,畦边有埂,即所谓 [缺字] 。舍,止也,将水留止于畦。
〔6〕浍:即《遂人》“千夫有浍”之浍。
〔7〕以涉扬其芟作田:涉,谓涉水。扬,谓举而弃之。芟,刈也,谓割除杂草。郑《注》曰:“作,犹治也。”又说,次年放水于田将插秧时,头年所芟之草浮于水表,便可涉水将其扬弃,而后治田种稻。
【翻译】
稻人掌管在泽地种植稻谷,用蓄水池蓄水,用堤防阻止水,用沟排放水,用遂分导水,用畦埂留存水,用浍泄水。趟水入田除去去年割除的草而整治土地以便种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