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春祠,夏禴,祼用鸡彝、鸟彝〔1〕,皆有舟〔2〕;其朝践用两献尊〔3〕,其再献用两象尊〔4〕,皆有罍,诸臣之所昨也〔5〕。秋尝,冬烝,祼用斝彝、黄彝〔6〕,皆有舟;其朝献用两著尊〔7〕,其馈献用两壶尊〔8〕,皆有罍,诸臣之所昨也。凡四时之间祀,追享,朝享〔9〕,祼用虎彝、蜼彝〔10〕,皆有舟;其朝践用两大尊〔11〕,其再献用两山尊〔12〕,皆有罍,诸臣之所昨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祼用鸡彝、鸟彝:祼,郑《注》曰:“祼,谓以圭瓒酌郁鬯,始献尸也。”谓酌郁鬯献尸,王先献,后继献(礼文中称亚献)。鸡彝、鸟彝,郑《注》曰:“谓刻而画之为鸡、凤凰之形者。”据贾《疏》,盛郁鬯用鸟彝;鸡彝则用以盛明水,以与郁鬯相配,以示反本尚朴,而并不用以献尸。下文彝、尊各用二者,义皆仿此。
〔2〕舟:托盘。
〔3〕朝践用两献尊:朝践,即朝事,包括向神荐血腥(牲血和生牲肉),王、王后先后从献尊中酌醴齐(参见《天官·酒正》)献尸,此为三献、四献(即第三、第四次向尸献酒,参见《笾人》注)。献尊,郑司农读“献”为“牺”,牺尊,犀形或牛形的尊。
〔4〕再献用两象尊:再献,郑《注》曰:“王酳(yìn)尸之后,后酌亚献。”酳尸,谓尸食饭毕献酒供尸饮以洁口。酳尸亦王先献,后亚献,此为七献、八献,接着宾长(众宾中的尊者)一献,为九献,至此祭祀的正礼完毕。据贾《疏》,王酳尸用醴齐,后用盎齐。又据孙诒让曰,宾长亦用盎齐。按,朝践荐血腥之后当荐熟,即行馈食礼,王与后亦当各一献,即为五献、六献。象尊,是尊体为象形的尊。
〔5〕“皆有罍”二句:罍,一种壶形酒器。规格低于六彝、六尊。昨,通“酢”。郑《注》曰:“昨,读为‘酢’,字之误也。诸臣献者,酌罍自酢,不敢与王之神灵共尊。”按,诸臣向尸献酒,在宾长九献后,叫加爵。凡王、后、宾长、诸臣向尸献酒,尸都要回敬酒(即酢)。但因群臣位卑,献尸不敢用醴齐、盎齐,而用三酒(盖清酒)盛于罍;又不敢接受尸的酢酒,故就用罍倒清酒以自酢。
〔6〕斝彝、黄彝:郑司农曰:“斝,读为‘稼’,稼彝画禾稼也。”黄彝,又称黄目,《礼记·郊特牲》孔《疏》释“黄目”曰:“以黄金镂其外以为目。”
〔7〕朝献用两著尊:朝献,郑《注》曰:“谓尸卒食,王酳之。”是此朝献即指王酳尸之礼,即七献之礼。按,朝献既为王酳尸,当在馈献(五献、六献)之后,而述之于馈献之前者,据孙诒让说,是因朝献沿用朝践献尸所用著尊与泛齐。著尊,据郑司农引“或曰”说,是一种无足之尊。泛齐,祭祀用的五齐之一,酿酒初成,其上泛有浮沫,故称。参见《天官·酒正》。
〔8〕壶尊:郑司农曰:“以壶为尊。”
〔9〕“凡四时之间祀”三句:间祀,四时之间不常举行的祭祀。指下文追享、朝享。追享、朝享,谓两种最隆重的宗庙之祭。三年一禘,五年一祫。郑《注》曰:“追享,谓追祭迁庙之主,以事有所请祷。朝享,谓受朝政于庙。”按,迁庙主,谓高祖以上迁入祧庙的祖先。朝受政于庙,即行告朔礼,谓每月初一朝庙祭祖,而后回朝廷听政。
〔10〕虎彝、蜼彝:虎彝,盖器体刻有虎形。蜼(wèi),郑司农曰:“读为蛇虺之‘虺’(huǐ,毒蛇),或读为‘公用射隼’之‘隼’(sǔn,一种凶猛的鸟)。”故蜼彝盖刻有蛇形或隼形。
〔11〕大尊:太古的瓦尊,形制原始质朴。用于四时间祀之禘祭、祫祭。郑司农曰:“太古之瓦尊。”《礼记·礼器》孔《疏》曰:“案《礼图》,瓦大受五升,口径尺,颈高二寸,径尺,大中,身锐,下平。”
〔12〕山尊:据贾《疏》,盛酒的祭器,六尊之一,亦称山壘,尊上刻有山纹云气。
【翻译】
春季的祠祭,夏季的禴祭,行祼礼时使用鸡彝、鸟彝,下面都有托盘;行朝践礼使用两只牺尊,行酳礼使用两只象尊,春祠、夏禴都设有罍,供群臣酌酒行自酢礼时使用。秋季举行尝祭,冬季举行烝祭,行祼礼时使用斝彝、黄彝,下面都有托盘;行酳礼时使用两只著尊,行馈食礼时使用两壶尊,秋尝、冬烝都设有罍,供群臣酌酒行自酢礼时使用。凡是四季之间不常举行的祭祀,如追享、朝享,行祼礼时使用虎彝、蜼彝,下面都有托盘;行朝践礼时使用两只大尊,行酳礼时使用两只山尊,追享、朝享也都设有罍,供群臣自酌时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