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.司常掌九旗之物名〔1〕,各有属〔2〕,以待国事。日月为常〔3〕,交龙为旂,通帛为旃〔4〕,杂帛为物,熊虎为旗,鸟隼为旟,龟蛇为旐,全羽为旞,析羽为旌〔5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物名:根据旗上的各种徽号所取的不同名称。郑《注》曰:“所画异物则异名也。”
〔2〕属:此指与正旗同徽号之小旗。郑《注》曰:“属,谓徽识也。”孙诒让曰:“诸旗大者为正,又各依其章物为小徽识,与大者为属。”
〔3〕日月为常:日月,即所画徽号,亦即章物。常,旗名。下放此。
〔4〕通帛为旃:通帛,谓旌旗的縿(shān,旌旗的正幅)与斿(liú,同“旒”,旌旗正幅旁的饰物)为同一色的帛制成。而下文“杂帛为物”则谓縿与斿所用帛不同色。据孙诒让说,旃与物二者,仅指旗的縿与斿的颜色相同或不同,并非各自别为一旗。如大常之制即为旃,通帛为 [缺字] 色(参见下注)。
〔5〕“全羽为旞”二句:旞(suì),旗杆上系由完整五彩羽毛为饰物的旗。九旗中的五种正旗常、斿、旗、旟、旐皆以全羽为饰。孙诒让曰:“旞、旌皆用染羽,全羽盖谓一羽备五彩,析羽则众羽杂五彩。”按,全羽、析羽即所谓旄,是旗杆上端的饰物。所注之羽有两种:每根羽毛都染作五彩,称全羽;每根羽毛只染一色,而众羽杂备具五彩,称析羽。因装饰旗杆有全羽、析羽,故分别名为旞、旌。据孙氏说,九旗中的旃、物、旞、旌是讲旗物的通制,而并非另有其旗。
【翻译】
司常掌管九种旗因所画图像不同而取来的名称,各种旗都有同类属的小旗,以待国家有事时使用。画有日月的旗子叫做常,画有交龙的旗子叫做旂,縿和斿颜色相同的旗子叫做旃,縿和斿颜色不同的旗子叫做物,画有熊虎的旗子叫做旗,画有鸟隼的旗子叫做旟,画有龟蛇的旗子叫做旐,用全羽装饰旗杆的旗子叫做旞,用析羽装饰旗杆的旗子叫做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