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3.凡制军〔1〕,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〔2〕,王六军,大国三军〔3〕,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,军将皆命卿〔4〕;二千有五百人为师,师帅皆中大夫;五百人为旅,旅帅皆下大夫;百人为卒,卒长皆上士;二十五人为两〔5〕,两司马皆中士;五人为伍,伍皆有长。一军则二府,六史,胥十人,徒百人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制军:军队编制。
〔2〕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:六乡每乡一万二千五百家,家出一人为卒,恰为一军之人数。
〔3〕大国:上公为大国。下文的次国指侯伯之国,小国指子男之国。
〔4〕军将:军的最高指挥官。犹今言军长。下文的师帅、旅帅,分别是师和旅的最高指挥官。
〔5〕两:同“辆”。孙诒让说:“盖两即车一乘之名。在军则以五伍共卫一车,因谓二十五人为两。”
【翻译】
凡军队编制,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,王拥有六军,大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三军,中等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二军,小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一军,军将皆由卿来担任;二干五百人为一师,师帅皆由中大夫担任;五百人为一旅,旅帅皆由下大夫担任;一百人为一卒,卒长皆由上士担任;二十五人为一两,两司马皆由中士担任;五人为一伍,每伍都有伍长。战时,每一军配有府二人,史六人,胥十人,徒一百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