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王大旅上帝〔1〕,则张毡案〔2〕,设皇邸〔3〕。朝日〔4〕,祀五帝〔5〕,则张大次、小次〔6〕,设重帟、重案〔7〕。合诸侯亦如之〔8〕。师、田则张幕〔9〕,设重帟、重案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大旅:旅,本指有灾害而祷祀神灵,此指祭祀。郑《注》曰:“国有故而祭曰旅。”孙诒让曰:“凡言旅者,并指非常之祭而言。”大旅,旅祭中隆重的那些祭祀。上帝:孙诒让曰:“凡云上帝者,并指南郊所祭受命帝。”周代的受命帝是苍帝。
〔2〕毡案:此指铺有毛毡的床。郑《注》曰:“以毡为床于幄中。”
〔3〕皇邸:邸,郑司农释为后版,郑《注》疑后版即置于毡案后的屏风。皇,谓染凤凰羽毛色彩羽毛用来装饰于邸上。皇邸即放在毡案后的用五彩羽毛作文饰的屏风。
〔4〕朝日:王春分时在国都东门外朝拜日。郑《注》曰:“春分拜日于东门之外。”
〔5〕五帝:即五方帝,又称五色帝。孙诒让曰:“此经通例:有天,有上帝,有五帝。天即昊天,祀北辰;上帝为受命者,在周则祀苍帝,五帝为五色之帝。……五帝内含有苍帝。以受命虽尊,然亦五帝之一,言五帝可以赅上帝也。……五帝之名,依《月令》即太皞、炎帝、黄帝、少皞、颛顼。”
〔6〕大次、小次:大次是王祭祀前的休息处,小次是王在祭祀中的休息处。郑《注》曰:“次谓幄也。大幄,初往所止居也。小幄,既接祭退俟之处。”郑《注》又解释退俟之义说,周人祭祀,从早晨祭到晚上,王与诸臣交替行祭礼,王休息时即退俟小幄中。
〔7〕重帟、重案:重,两重。郑《注》曰:“重帟,复帟。重案,床重席也。”
〔8〕亦如之:亦如朝日、祀五帝那样,为王张大次、小次,设重帟、重案。
〔9〕师、田则张幕:据贾《疏》,师指军旅,率兵征伐,田指四季田猎。张幕,张设幄幕。贾《疏》曰:“不言帷者,亦有可知。”
【翻译】
若王举行大旅祭祀上帝,就要为王张设铺有毛毡的床,竖起五彩羽毛屏风。若王朝拜太阳,祭祀五帝,就为王张设祭祀前休息的大幄、祭祀中间休息的小幄,席位上张设两重帟,铺两重毡的几案。若王与诸侯在野外会同,也为王这样张设。若王率兵征伐、四时田猎,就为王张设帷幕,帐幕中也张设两重帟和铺两重毡的几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