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7.凡朝觐、会同、宾客〔1〕,以牢礼之法〔2〕,掌其牢礼、委积、膳献、饮食、宾赐之飱牵〔3〕,与其陈数〔4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凡朝觐、会同、宾客:朝觐、会同,皆为诸侯朝见王。宾客,诸侯来朝王称宾,卿大夫来聘称客。
〔2〕牢礼之法:接待宾客时用牲牢时间、用牲牢多少的礼数。郑《注》曰:“多少之差及其时也。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。”
〔3〕牢礼:此指赠送牲肉、活牲之礼。贾《疏》曰:“此牢礼谓饔饩之礼。”按,此处饔指已杀的牲,饩指未杀的活牲。《仪礼·聘礼》郑《注》曰:“杀曰饔,生曰饩。”委积:指储备在宾客所经路上供其使用的粮食。郑《注》曰:“谓牢、米、薪、刍,给宾客道用也。”孙诒让认为凡储聚禾、米、薪、刍之属,通谓之委积。膳献:指宾客及其副手(即介)留居期间,为其供应的牲禽及四时鲜物。王安石曰:“膳则‘殷膳大牢’之属是也,献则‘上介有禽献’之属是也。”饮食:郑《注》曰:“燕飨也。”按,燕谓燕礼,是君主闲暇时为安乐臣下或宾客所举行的饮酒礼,《仪礼·燕礼》记载了此礼仪。飨谓飨礼,亦是用酒食款待宾客之礼。其礼已不可考。飱牵:熟食和活牲口。宾客至致飱,牵牛羊豕以往。飱(sūn),是“飧”的俗字。郑《注》曰:“飱,客始至所致礼。”按,飱犹便宴(参见《秋官·司仪》第3节注)。牵,谓生牲,即活牲。
〔4〕陈数:陈列和数量。
【翻译】
凡是有朝觐、会同或有宾客到来之事,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牢礼之法,掌管供给宾客的牲肉与活牲、路途所需粮食、宾客留居期间所需牲肉、禽与时鲜、燕礼和飨礼所需酒食、宾客初到时所赐便宴的熟食与活牲,以及各种食品、器物的摆放方式和数量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