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,共其脯、脩、刑、膴,陈其鼎俎,实之牲体、鱼、腊。凡宾客之飧、饔、飨、食之事,亦如之。

【原文】

1.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〔1〕,共其脯、脩、刑、膴,陈其鼎俎,实之牲体、鱼、腊〔2〕。凡宾客之飧、饔、飨、食之事〔3〕,亦如之〔4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外祭祀:谓凡宗庙之外,天地、四望、山川、社稷、五祀等外神的祭祀,皆外祭祀。按,宗庙之祭谓内祭祀。参见《春官·大宗伯》。

〔2〕腊(xī):干肉。

〔3〕凡宾客之飧、饔、飨、食之事:飧,参见《宰夫》第7节注。饔,此谓馈饔饩。客人行过朝聘礼后,主人要把已杀的牲(称饔)与尚未杀的活牲(称饩)和其他食品及牲畜草料等送到客人下榻处,称馈饔饩。《仪礼·聘礼》“馈饔饩”郑《注》曰:“杀曰饔,生曰饩。”彼处胡培翚《正义》曰:“饔兼饪与腥言,皆是已杀者,饩是生牲。”此谓凡已杀的牲称饔,杀而煮熟的牲肉称饪,杀而未煮的生肉称腥,未杀的活牲称饩。宾客初到,主人为之举行的便宴谓之飧。食(sì),谓食礼,也是一种款待宾客之礼,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记载诸侯国君用食礼款待来行小聘礼的大夫,可参看。飨、食,二者皆是主人为客人举行的正式宴会。飨的规格高于食。参见上文《宰夫》注。

〔4〕亦如之:谓亦如外祭祀时那样掌割亨、陈鼎俎,并实之。

【翻译】

外饔掌管外祭祀所用牲的宰割和烹煮,供给外祭祀所需的肉脯、加入姜桂后制成的肉干、加佐料又加菜的肉汤、切成薄片的大肉片,陈列外祭祀所用的鼎、俎,并把牲体、鲜鱼、干兽肉等装进鼎中和放到俎上。凡是为来朝聘的宾客设接风便宴、为他们馈赠饔饩,举行飨礼和食礼的事,也要这样做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