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祭祀共蠯、蠃、蚳〔1〕,以授醢人〔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蠯、蠃、蚳:蠯(pí),古同“螷”。一种形状狭长的蚌。郑司农曰:“蛤也。”蠃(luǒ),蜗牛。郑《注》曰:“螔蝓。”按,螔蝓(yíyú),蜗牛。一说是一种似蜗牛的软体动物,《尔雅·释鱼》郭《注》曰:“即蜗牛也。”蚳(chí),蚁卵。《尔雅·释虫》:“蚍蜉,……其子蚳”,是蚳即蚁卵,古人取以做酱为食。
〔2〕授醢人:醢人,官名。负责供给祭祀、宴飨所需之肉酱。按,蠯、蠃、蚳皆可做酱,故将其授予醢人,由后者制作成肉酱(即醢)供祭祀之用。
【翻译】
遇到祭祀时供给蚌、蜗牛、蚁卵,将此三者交给醢人以便制作肉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