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掌讶掌邦国之等籍,以待宾客。若将有国宾客至,则戒官修委积,与士迎宾于疆,为前驱而入。及宿,则令聚柝。及委,则致积。至于国,宾入馆,次于舍门外,待事于客。及将币,为前驱。至于朝,诏其位,入复。及退亦如之。

【原文】

1.掌讶掌邦国之等籍〔1〕,以待宾客。若将有国宾客至,则戒官修委积〔2〕,与士迎宾于疆〔3〕,为前驱而入。及宿,则令聚柝〔4〕。及委,则致积〔5〕。至于国,宾入馆,次于舍门外,待事于客〔6〕。及将币,为前驱。至于朝,诏其位,入复。及退亦如之〔7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等籍:即礼籍。记载诸侯官吏等级的簿册。郑《注》曰:“等,九仪之差数。”(参见《秋官·大行人》注)

〔2〕官:指牛人、羊人、舍人、委人之属。皆和“修委积”有关。

〔3〕士:谓讶士,有迎送宾客的职责。参见《秋官·讶士》。

〔4〕令聚柝:参见《秋官·环人》注。

〔5〕致积:郑《注》曰:“以王命致于宾。”

〔6〕待事于客:郑《注》曰:“通其所求索。”

〔7〕退亦如之:郑《注》曰:“如其为前驱。”

【翻译】

掌讶掌管载有诸侯国礼仪等级尊卑的簿册,据以接待来朝聘的宾客。如果将有诸侯国的宾客到达,就先告诫牛人、羊人等有关官员准备好途中的粮草物资,然后与讶士一起前往边境迎接宾客,为宾客做前导而导引宾客入境。每逢宾客在途中住宿下来,就命令野庐氏聚集民众击柝守卫。每到该向宾客赠送粮草时,就以王的名义赠送给宾。到达国都中,宾客住进馆舍后,就在宾馆门外搭起帐篷,以待宾客有事时帮助处理各种需求。等到宾客将要上朝去向国君授玉行朝见礼时,就在前面导引。宾客到朝以后,要诏告他们应站的朝位,然后入内向王报告宾客已到。行朝聘礼完毕,到宾客退出返回馆舍时,也要同样做前导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