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.陶人为甗〔1〕,实二鬴〔2〕,厚半寸,唇寸〔3〕。盆,实二鬴,厚半寸,唇寸。甑〔4〕,实二鬴,厚半寸,唇寸,七穿。鬲,实五觳〔5〕,厚半寸,唇寸。庾〔6〕,实二觳,厚半寸,唇寸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陶人:以制造陶器为业的工匠。甗(yǎn),古代的陶制或青铜炊器,上部是透底的甑,可以蒸食物;下部为鬲(参见注⑤),可以煮,上下部之间有带孔的箅相隔。也有上下部分开的。
〔2〕鬴:古代量器名。一鬴等于六斗四升。参见《考工记·栗氏》第2节注。
〔3〕唇:器物口缘部。此指甗口的边缘。唇比壁厚。
〔4〕甑(zènɡ):古代陶制蒸食炊器,底部有七个小孔,即下文所谓“七穿”,可置于鬲上蒸物。
〔5〕鬲(lì),实五觳(hú):鬲,古代陶制炊器,形状似鼎而三足空心,圆口,可用以煮水或煮食物。觳,量器名,亦是容量单位。容量一斗二升。郑《注》曰:“受斗二升。”
〔6〕庾:瓦器,如瓮之类。容量二斗四升。
【翻译】
陶人制作甗,容量为二鬴,即一斛二斗八升,壁厚半寸,口缘厚度是一寸。盆,容量也是二鬴,壁厚半寸,口缘厚度是一寸。甑,容量也是二鬴,壁厚半寸,口缘厚度是一寸,底部有七个小孔。鬲,容量为是五觳,壁厚半寸,口缘厚度是一寸。庾,容量是二觳,壁厚半寸,口缘厚度是一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