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.轮人为轮,斩三材必以其时〔1〕。三材既具,巧者和之〔2〕。毂也者,以为利转也〔3〕;辐也者,以为直指也〔4〕;牙也者,以为固抱也〔5〕。轮敝,三材不失职,谓之完〔6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轮人”二句:轮,车轮。按,车轮是木车的核心部件,对车子质量影响最大。《考工记》作者将“轮人为轮”置于三十工之首,颇具深意。三材,指制作毂、辐、牙(车轮的圆框)所用的木材。经中有时即以三材指代毂、辐、牙。按,三材因工作状态不同,用材各异。周时,往往是毂用榆木,辐用檀木,牙材不详(汉代用橿木作牙)。
〔2〕“三材”二句:程瑶田《创物记》曰:“三材治之,各有度法,合之为轮,所谓和也。”
〔3〕“毂也者”二句:毂,即轮轴,车轮中心的圆木部件。外周中部凿出多个榫眼以备安装车辐,毂内的大孔名薮,用以贯穿车轴。利转,便利于转动,即转动轻快。
〔4〕“辐也者”二句:辐,即辐条,车轮中用以连结毂与轮圈的直木条。直指,笔直无偏差。按,辐条两端分别与毂和轮圈相连接,毂是小圈,轮圈是大圈,每两根辐条在大、小圆圈上的距离必须均等,才能使二者在运动中受力均衡,即谓直指。
〔5〕“牙也者”二句:牙,又名辋(wǎnɡ),即轮圈,车轮的外圈。《说文》作“枒”,谓“车辋会也”。段玉裁曰:“谓之牙者,如草木萌芽句曲然。……车辋必合众曲而成大圆,故谓之辋会。”固抱,坚固而合抱为一。按,木制轮圈并非一块木料组合的,凡是结合缝隙处,必须缜密合一。
〔6〕“轮敝”三句:敝,损坏,破败。职,职守,此指功能。完,坚固。郑《注》曰:“敝尽而毂、辐、牙不动。”
【翻译】
轮人制作车轮,砍伐制造毂、辐、牙的三种木材必须适时。三种木材具备之后,由能工巧匠将它们加工装配组合而成为一个车轮。对于毂,要使它利于车轮的灵活转动;对于辐,要使它能够插入毂与牙的凿孔笔直无偏差;对于牙,要使它能够坚固合抱。轮子即使磨损破旧了,毂、辐、牙三个部件也不松动变形失去功能,这才叫作工艺高超制作坚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