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礼

周礼又称周官,是现存儒家“十三经”中一部系统、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、职能分工的专书,涉及古代官制、礼制、军制、田制、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,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,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。
薄厚之所震动,清浊之所由出,侈弇之所由兴,有说。钟已厚则石,已薄则播,侈则柞,弇则郁,长甬则震。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,以其一为之厚。小钟十分其钲间,以其一为之厚。钟大而短,则其声疾而短闻。钟小而长,则其声舒而远闻。为遂,六分其厚,以其一为之深而圜之。

【原文】

3.薄厚之所震动,清浊之所由出〔1〕,侈弇之所由兴〔2〕,有说。钟已厚则石,已薄则播〔3〕,侈则柞,弇则郁〔4〕,长甬则震〔5〕。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,以其一为之厚。小钟十分其钲间〔6〕,以其一为之厚。钟大而短,则其声疾而短闻。钟小而长,则其声舒而远闻〔7〕。为遂〔8〕,六分其厚,以其一为之深而圜之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“薄厚之所震动”二句:薄厚,指钟壁薄厚。清浊,清,音调高昂。浊,音调低沉。按,钟的发声,实质上是一种弯曲板的板震动。对于假想中厚度均匀的椭圆截椎形的钟,钟体震动频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高,所以钟体越厚,频率越高,即音清;钟体越薄,频率越低,即音浊。而现实中的钟,其震动发声则受到铣长、钟体厚度的影响而发生各类变化。故钟的理想音色,应对应于铣长与钟体壁厚的最佳组合。

〔2〕侈弇(yǎn)之所由兴:侈,大,宽大。弇,狭小,窄。按,依据弹性力学原理,若钟口趋于侈大,则弯曲刚度变小;若钟口趋于弇狭,则如同附设加固环,使弯曲刚度增大。弯曲刚度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振动频率。钟口的侈大、弇狭还会改变钟体质量分布,并对钟体振幅、衰减、辐射功率,进而对声频产生进一步影响。故钟的声频与钟口的侈弇密切相关。

〔3〕“钟已厚则石”二句:钟已厚则石,即《春官·典同》“厚声石”。彼处郑《注》曰:“钟大厚则如石,叩之无声。”即谓钟壁过厚,振幅、声强过小,声音不宜发出。石,声如击石。已,太。已薄则播,即《典同》“薄声甄”。播,分散。即谓钟壁过薄,振幅、声强过大,且钟体几何形状过分改变,导致基频上方各个分音发生频谱变化,音色变劣,或发出不协调的特殊音色,钟声虽响而有摇荡之感,且因音频较低,传播时衰减较少,音传较远。

〔4〕“侈则柞”二句:侈则柞,即《典同》“侈声筰”。柞,声大而外传。郑《注》曰:“柞,读为‘咋咋然’之咋,声大外也。”弇则郁,即《典同》“弇声郁”。郁,声小而压抑。郑《注》曰:“声不舒扬。”按,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:第一,如果钟口侈大,弯曲刚度变小,其等效厚度变小,振幅、声强增大,且频率降低,传播时衰变减少;第二,在振速相同的前提下,振动活塞的辐射功率与面积成正比,钟口与其类似,张得越开,辐射功率就越大;第三,钟口如果较大,声波在钟腔内由于内摩擦作用而引起的衰减也较小。如果钟口弇狭,情况则与此相反。(闻人军《<考工记>中声学知识的数理诠释》,《杭州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1982年第4期)

〔5〕长甬则震:震,声波有震颤。郑《注》曰:“钟掉则声不正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甬长,县之不得所,则钟掉,故声不正。”声不正,盖即俗语跑调。按,甬长有一定的比例(参见上节注⑤),超过此比例则为过长。甬钟振动模式的激光全息图表明:第二基频的振动已波及舞部,故甬部对振动有影响。(曾侯乙编钟研究复制组《曾侯乙编钟的结构和声学特性》)根据振动理论,钟柄等效于一端钳定、一端自由的棒。若钟柄过长,其振幅太大,则必将对钟壳体的振动造成不适当的干扰,而导致音色不正、发颤。如果在甬内保留铸造时的泥芯,则可起到某种阻尼作用,因此有利于加速侧鼓音的衰减,从而改善钟的音响效果。

〔6〕钲间:鼓上钲与舞相接处两钲间的距离,即舞广。

〔7〕“钟大而短”四句:此谓如果钟体大而短,则振动发音传播过程结束较早,因而钟声急疾消竭,传播距离不远;如果钟体小而长,节线变宽、下移,则振动的消逝过程较长,因而发声舒缓难息,传播距离自然很远。按,钟体主要由钲部和鼓部组成,它们构成了合瓦形共振腔,振动时腔内形成驻波。撞击正鼓部或侧鼓部时,该处成为振源,然后波及钟体各部位而发声。钟体振动导致钟口、钲部发生形变,并会发出多个频率,成为复合音。其中高频部分消逝较快。就其振动的形变特征而言,在大单元按照基频振动的同时,伴随着小单元的高频振动形变。这种复合振动形变的消逝,首先从小单元的高频振动开始,并逐渐形成比较单一的按基频的振动方式,接着从钲部开始,节线逐渐下移变宽,直至钟口,最后振动停止。(林瑞、王玉柱等《曾侯乙编钟结构的探讨》,《江汉考古》1981年第1期)

〔8〕遂:即“隧”的古字,即“攠谓之隧”之“隧”,指鼓上备撞击处。

【翻译】

钟壁的或厚或薄所产生的震动,发出的钟声或清或浊所由产生的原因,钟口的或宽或窄所由制定的根据,这其中都是可以解释的。如果钟壁厚,就会像敲击石头一样声音不易发出,如果钟壁太薄,发出的声音就会响亮而飘忽播散,如果钟口偏宽大,发出的声音就过于迫促而有喧哗之感,如果钟口偏窄小,发出的声音就抑郁回旋难以播扬,如果钟甬过长,发出的声音就颤动摇摆。因此,大钟把其钟口两鼓之间的距离分成十等分,用它的一等分作为钟壁的厚度。小钟把其钟顶两钲之间的距离分成十等分,用它的一等分作为钟壁的厚度。钟体宽大而短小,就导致发出的声音急疾消竭而短暂无余音。钟体细小而狭长,就会导致发出的声音舒缓难息而传播悠远。制作备撞击的隧时,把钟壁的厚度分成六等分,用一等分作为隧凹下去的圆坑深度而做成圆弧形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