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.舂人掌共米物〔1〕。祭祀共其粢盛之米〔2〕。宾客共其牢礼之米〔3〕。凡飨食共其食米〔4〕。掌凡米事〔5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米物:郑《注》曰:“言非一米。”
〔2〕粢盛:谓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。郑《注》曰:“谓黍稷稻粱之属,可盛以为簠簋实。”
〔3〕牢礼:谓向宾客馈送各种肉食、米禾之礼,即致饔饩之礼。致饔饩有米,据郑《注》,此指供给“可以实筐筥”者,亦即《舍人》所谓“筥米”。
〔4〕飨食:谓飨礼和食礼(参见《牛人》注)。按,“食”字原脱,孙诒让《校记》曰:“‘飨’下夺‘食’字,各本并有。”故补。
〔5〕凡米事:孙诒让曰:“谓凡舂 [缺字] (舀)之事,舂人悉掌之。”
【翻译】
舂人掌管供给舂好的各种米。每逢祭祀,供给盛在簠簋等祭器中的米。招待宾客,供给行牢礼时盛在筥中的米。凡是举行飨礼、食礼,供给饭食所使用的米。掌管凡是有关舂米、舀米等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