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2.仲冬斩阳木〔1〕,仲夏斩阴木。凡服耜〔2〕,斩季材〔3〕,以时入之。令万民时斩材,有期日。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〔4〕,不禁。春秋之斩木,不入禁。凡窃木者,有刑罚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阳木:郑《注》曰:“生山南者。”按,阴木则生山北者。
〔2〕服耜:服,谓车厢。郑《注》谓之“服牝”,即《考工记·车人》所谓“牝服”,彼郑《注》曰:“牝服长八尺,谓较也。”按,较是车厢两边挡板上面的横木,牛车、马车皆有左右两较。但马车的较高于车前的轼(车厢前的横木),牛车的较则与轼等高,谓之平较,平较即此所谓牝服。耜,指耒。孙诒让曰:“即《车人》所谓耒也。耒长六尺六寸,以木为之。耜为耒头之金,……通言之,耒亦得称耜也。”
〔3〕季材:季:幼小,幼嫩。季材,即幼小的木材。据郑《注》,车较和耒所用木尚柔韧,故用季材。
〔4〕抡:选择。郑《注》曰:“犹择也。”
【翻译】
仲冬时可砍伐生长在山南的树木,仲夏时可砍伐生长在山北的树木。凡是制造车较和耒,可砍伐较幼小的木材,并按时送到负责制造的官员那里。命令民众按规定的时间进山砍伐木材,并规定了人数、日期。凡是因国家工程需要而进山林选择木材砍伐的,就不限期禁止。春秋季节砍伐树木,只允许在平地砍伐,而不可进入山内禁伐的区域。凡是盗伐树木的,就有刑罚来惩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