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10.大祭祀,省牲,视涤濯。祭之日,逆粢,省镬〔1〕,告时于王〔2〕,告备于王。凡祭祀、宾客,以时将瓒果〔3〕。诏相祭祀之小礼〔4〕。凡大礼,佐大宗伯。
【注释】
〔1〕“大祭”至“省镬”:贾《疏》曰:“与《大宗伯》文同,谓佐大宗伯。……其逆粢,即《大宗伯》莅玉粢者是也。大宗伯莅之,小宗伯迎之,是相佐也。”据郑《注》,逆粢,逆,接受。粢谓粢盛。是受之于饎人(按,饎人“掌凡祭祀共盛”);省镬,是“视烹腥熟”。
〔2〕时:郑《注》曰:“荐陈之早晚。”
〔3〕将瓒果:瓒果,行祼礼时所用的瓒。郑《注》曰:“将,送也,犹奉也。”果,亦读为“祼”。瓒,据郑《注》,谓天子圭瓒,诸侯璋瓒。按,瓒是勺,以圭为柄称圭瓒,以璋为柄称璋瓒,统名玉瓒。祭祀时将玉瓒递给天子,招待宾客时将玉瓒递给大宗伯。
〔4〕小礼:郑《注》曰:“群臣之礼。”谓王不参加,王若参加则为大礼。
【翻译】
遇到大祭祀,祭祀前夕要协助大宗伯省视祭牲是否合乎要求,察看祭器、炊具是否洗涤干净。等到祭祀那天,要从饎人手中迎受祭祀用的谷,并省视镬中的牲肉烹煮情况,向王报告陈列、进献祭品的时间,并报告所有馔具都已经备齐。凡是祭祀或招待宾客,要按时奉送行祼礼所用的圭瓒。告知、教导群臣如何行祭祀小礼。凡是天子参加的祭祀大礼,就要佐助大宗伯告教王如何行礼。